正文 第62章 矽穀與築波成敗的體製分析(7)(2 / 3)

1.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有利於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擴大就業是實現人民利益的基礎和關鍵。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就是要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高度重視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把實現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並通過實現廣泛就業,來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從而保證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實處。

2.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有利於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麵發展的目標。黨的十六大報告在論述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時,把實現比較充分的社會就業作為經濟目標的重要內容,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根本體現。沒有充分的社會就業,沒有廣大勞動群眾和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廣泛參與和積極奉獻,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將難以實現。因此,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對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3.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有利於實現人的全麵發展。促進和實現人的全麵發展,是我們始終努力追求的目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人的全麵發展是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的重要標誌。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最基本的是要努力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就是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人們充分就業,幫助困難群體就業,為創業和就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形成良好的就業機製和保障機製,讓全社會的勞動者既能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又能充分享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從而實現人的全麵發展。

4.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有利於統籌規劃,協調促進全方位就業增長。就業是全社會各個方麵的就業,並不是指某個或某些方麵的就業。

既然是全社會的就業,它要求政府的就業政策實現全方位覆蓋,或要求對全方位就業給予通盤考慮,統籌規劃,全麵重視,協調推進。隻有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才能有效避免就業工作中某些重此輕彼和單打一的做法,從根本上實現我國的統籌就業問題;隻有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才能形成工作合力,從全局著眼,統一規劃,全麵協調,處理好各方麵的關係,千方百計促進全方位擴大就業。

5.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有利於轉變觀念,自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政績是經濟社會綜合性業績考核指標反映。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就是要克服過去在政績觀方麵經常出現的偏差,避免片麵追求增長速度而忽視質量、效益、生態或隻注重經濟增長而忽視社會發展和就業增長的現象。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工作,就是要自覺轉變觀念,樹立科學政績觀,把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十分突出的地位。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就業,要求各個地區實施就業“一把手”工程,把擴大就業作為黨政一把手的主要政績考核指標,建立健全就業責任體係和監督機製,從組織領導上保證就業工作順利開展。

二、促進就業的經驗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改革開放25年來,我國的生產關係發生了深刻變化。在確立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這一基本經濟製度的同時,新型的就業體製初步形成,過去統分統配統包、“終身製”、“鐵飯碗”的勞動關係和基本由計劃配置勞動力資源的模式根本打破。特別是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並采取了有效措施,為擴大就業和保持就業增長創造了良好的體製和政策環境,使就業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我認為,其基本經驗主要是:

1.把經濟發展作為擴大就業的堅實基礎,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帶動就業增長。從總體上看,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是基本一致的。20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為擴大就業和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奠定了可靠的經濟基礎。1978~2003年,我國GDP年均增速9.4%,每年實現新增就業人員1370萬人,年均遞增為2.5%,並且把失業率控製在較低的水平,使城鄉就業人員達到74432萬人,從而不斷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確保了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