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黨的組織建設(1)(2 / 3)

群言堂

一種民主作風,與“一言堂”相對。特指黨委會內黨委書記切實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係群眾,充分發揚民主,使黨委領導班子中其他成員充分發表意見並虛心聽取,擇善而從,不搞個人專斷、家長製。

正確對待少數人的不同意見

無產階級政黨內部民主生活的原則之一。正確對待黨內少數人的不同意見,是發揚黨內民主,實現民主政治正常化的重要環節。中國共產黨認為黨組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時,發生不同意見的爭論,通過表決,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少數人的意見被否決之後,必須擁護和執行多數人所通過的決議,除必要時得在下一次會議再提出討論外,不得在行動上有任何反對的表示。在這個前提下,要尊重少數人的意見,要允許少數人保留自己的意見,也允許他們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黨中央報告。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對不同意見的同誌排斥、打擊,而要團結他們一道工作。認真考慮和保護少數人的意見,有利於發揚黨內民主,鞏固黨的團結。

黨內一律稱同誌

黨內生活準則之一。黨的優良傳統作風的體現。毛澤東早在1959年就提出要大家互稱同誌,改變以職務相稱的舊習慣。為此,黨中央於1965年12月專門就這個問題發出了通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再一次重申了毛澤東的一貫主張,要求黨內一律互稱同誌,不要稱職銜,我們黨內的所有黨員,都是黨的普通一員,黨員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同誌關係。黨內隻有上下級組織,沒有上下級黨員。在黨內互稱同誌,有利於增強黨員的民主觀念,發揚黨內民主作風,密切黨內的同誌關係,促進黨內團結的加強;有利於克服封建等級觀念和特權思想,改善黨群關係和幹群關係,保持黨的密切聯係群眾的優良傳統,在黨內形成一種平等相待、親密無間、生動活潑的良好風氣,有利於擔任領導職務的黨員幹部,保持清醒頭腦,放下架子,轉變作風,自覺接受群眾的批評、監督,克服官僚主義,和群眾打成一片。

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

黨的民主集中製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處理黨員個人和黨的組織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基本準則。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從根本上說是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它要求每個共產黨員都要自覺地把個人置於黨的組織之中和領導之下,黨員個人必須服從組織的決定,接受組織的監督,不能脫離組織自由行動,不能把個人淩駕於組織之上,特別是擔任領導職務的黨員,更應堅持過雙重組織生活,把自己置於黨的組織之中,以一個普通黨員的身份接受組織的監督。

黨員個人代表黨組織發表重要主張,如果超出黨已有決定的範圍,必須提交所在的黨組織討論決定,或者向上級黨組織請示。任何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不能個人決定應由黨組織決定的重大問題。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必須由個人做出決定時,事後也要及時地向黨組織報告。

不允許任何領導人實行個人專斷,把個人淩駕於組織之上。

全黨服從中央

黨的民主集中製的基本原則之一。即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這是維護全黨集中統一的首要條件,是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保證。它要求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的一切言論和行動都必須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同心同德地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旗幟鮮明地同破壞黨的集中統一的行為進行鬥爭。我們黨是一個有幾千萬黨員的大黨,是由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組織結合起來的統一整體,它的最高領導機關就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它是全黨利益和意誌的集中代表者,是統率全黨行動的最高權威。列寧認為,黨的中央機關必須有廣泛的權力,得到全體黨員的普遍信任,成為一個有權威的機構。隻有這樣,黨才能履行自己的義務。

毛澤東也強調,全黨服從中央,也就是服從多數,維護整體的利益。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早就形成了全黨的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的優良傳統。

少數服從多數

黨的民主集中製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黨內決定問題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黨組織在討論重大問題時,經常會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為了避免議而不決,需要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及時做出決定,以統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動,少數人的意見被否決之後,必須擁護和執行多數人所通過的決議,不得在行動上有任何反對的表示。同時黨組織要尊重少數人的意見,並允許他們保留。對於重要問題發生爭論,雙方人數接近時,除了在緊急情況下必須按多數人意見執行外,應當暫緩做出決定,經調查研究後下次會議再議。如仍不能做出決定,應將爭議或討論的情況向上級黨組織報告,請求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