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道德倫理(2)(1 / 3)

道德範疇之一,是人們在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係中,形成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能力。對良心範疇,曆來存在著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種不同的解釋,馬克思主義認為,良心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的經濟關係的產物,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作為良心具有的階級性,主要是代表了階級利益和意誌,在履行對他人、對社會的義務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道德意識。良心對人們進行行為動機檢查、行為過程的監督、行為後果的評價時,起著積極的作用。

勤勞

道德品質之一。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表現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勤奮、持之以恒、專心致誌。勤勞同懶惰是對立的。勤勞作為道德的優秀品質,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隻有社會主義製度的建立,才為人們勤勞作用的發揮提供了可能和廣闊的天地,從而使勤勞有了堅實的基礎。“愛勞動”已寫進了憲法中。因此,培養勤勞品質是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

誠實

忠誠老實、實事求是。社會主義道德所理解的誠實,主要是指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祖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社會生活中,要求人們政治上忠誠、經濟上誠實、待人上老實,真正做到說老實話,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斷改正缺點,團結大多數,共同前進,這是每個人都應有的基本道德品質。

自尊心

表現為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尊感,它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表現,其基礎是具備自己的合理尊嚴。社會主義道德,肯定了合理的自尊心,對人的行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但盲目的自尊自傲,聽不進別人意見和批評,這種不健康的自尊心不僅是不可取的,還有較大的消極作用。因此,樹立起合理的自尊心,必須端正思想認識和態度,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始終保持冷靜的頭腦,對自己對別人都應有正確的估價。

責任心

社會主義道德要求人們對同誌、對社會、對共產主義事業承擔起應有的責任。責任心是由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都擔負著一定的義務和責任,這就需要每個人必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對責任對象、責任內容、責任後果全麵負責,並堅持不懈、直至完成自己的責任使命。隨著人民的思想覺悟進一步提高,責任心集中表現在,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決心和自覺性。

自信心

是指戰勝艱難險阻、尋求發現真理的自信感。它是人們行為的內在動力。自信心應該建立在對客觀事物發展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經過實踐證明是正確的,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應有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自信心和決心,堅持到底。培養自信心的途徑,主要從已成功的經驗中不斷增強自信心;通過冷靜分析客觀環境來評估已確立的自信心。在此基礎上,全麵評價總結經驗,修正錯誤,不斷發揮自己的優勢,充實自信心的內容,使自信心更具生命力。

自製力

是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加強自我道德修養、自我控製、自我約束的能力。作為心理感情和行為的控製,自製力體現在社會生活各方麵。隻有不斷對人的心理和情緒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控製,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社會才會有積極作用。培養人們健康、正確的自製力,關鍵是要加強良好心理品質修養,進一步提高思想覺悟,從而才能形成持久穩定的自控能力。

堅定頑強

是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重要內容和要求,也是共產黨人應有的高貴品質。堅定是指政治立場堅定;頑強是指堅硬、寧折不彎、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堅定頑強的核心,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這也是無產階級政治覺悟的具體表現。作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堅定頑強,不僅是履行道德義務的一種強有力的精神力量,而且在日常的社會生活和工作中,也要具備堅定頑強的精神,克服困難,鑽研技術,為社會貢獻力量。

識大體顧大局

是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重要表現。識大體,是把黨和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顧大局,以大局為重,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的關係。識大體顧大局,體現了無產階級的政治胸懷。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集中表現為局部服從整體,小局服從大局,特別是當整體利益與局部、個人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要堅持整體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做到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團結一致,戰勝各種困難。

謙虛謹慎

是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內容之一。謙虛,是指不自滿,不驕傲,虛心接受各方麵意見;謹慎,是指為人處事誠實、恰到好處、言行不越軌。在社會生活中,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勤勤懇懇,虛心好學,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樣,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才會搞好同誌間的團結。這既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作風,也是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係的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