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
是社會主義道德品質之一。助人為樂作為一種文明行為,其根本是把關心人、幫助人、愛護人當做最大的快樂。在社會生活中,助人為樂已成為對人們的普遍要求,而且這種行為是無私的、雙向的。也就是說,帶有個人狹隘的目的,助人為樂不可能堅持長久;隻要求別人幫助自己,而不去主動幫助人,這也是不對的。助人為樂的行為是多方麵的,有時遇到天災人禍或危急時刻,需要關心和幫助。而大量的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到時時處處、持之以恒地助人為樂,必須經過一番努力才能做到,這是非常可貴的。
見義勇為
是社會主義道德品質之一,也是一種高尚的文明行為。見義勇為主要表現在為了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伸張正義,積極同壞人壞事作鬥爭,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見義勇為的精神和行為,在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已經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讚揚。培養見義勇為的精神,必須加強社會主義公德教育,不斷增強全民的正義感,並廣造聲勢,大力宣傳見義勇為的人和事,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家庭
是以血緣、婚姻等關係為基礎的親屬間的一種社會生活組織。在原始社會中自然產生。私有製出現後,形成了一夫一妻製的個體家庭。家庭的職能、性質、形式、結構以及與此相關的道德觀念,是由社會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所決定的,隨著生產方式的變革而變革。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家庭關係。私有製社會家庭關係的根本特點,就是男性支配和奴役女性。在中國封建社會,“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儒家思想和道德觀念根深蒂固。資產階級的家庭關係,純粹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社會主義製度下,建立了男女平等、團結互助的全新的社會家庭關係。社會主義道德準則,要求實行婚姻自主、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推行計劃生育。隻有這樣,才能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幸福家庭。
家庭道德
是社會主義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家庭成員之間行為規範準則的總和。社會主義道德把家庭看成是社會的一個細胞,並不是單純的家庭成員之間的問題。它要求社會主義家庭道德內容,是以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為基礎,堅決反對和清除在家庭關係上的男尊女卑、喜新厭舊、虐待老人、金錢至上等封建主義餘毒和資產階級思想等不道德的行為,做到互相理解、平等相待、夫妻恩愛、家庭民主、贍養老人、撫養和教育子女等。如果每個家庭團結、和睦,免除後顧之憂,那麼,就能全心地投入到工作和事業之中,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也是有利的。
家庭和睦
指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理解、團結一致、和睦相處。這是正確處理家庭關係的基本道德要求。社會主義婚姻家庭道德的核心內容,是愛情和義務的有機統一。在社會主義製度下,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等,是社會主義家庭道德的根本標誌。因而社會主義的家庭和睦更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如何做到家庭和睦,一是要把家庭的利益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緊密聯係在一起,建立共同的利益關係。每個家庭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大部分家庭成員都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隻有把家庭的長遠利益放在四化建設之中,完成了為四化建設多貢獻的共同目標,才能持久地保持家庭和睦的關係。二是相互理解和信任。每個家庭成員思想、性格、愛好等因人而異,隻有大事講原則,小事謙讓,尊重別人,經常溝通思想,特別是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使家庭幸福和睦。三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家庭的基本道德準則。尤其是尊老愛幼,共同承擔各項家庭道德義務。
夫妻關係
是家庭關係的核心。它是由經過合法婚姻手續而結合的夫妻間的共同權利和義務。在社會主義社會裏,夫妻關係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之上,夫妻雙方都有學習、工作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自由,在共有財產處理、遺產繼承、贍養老人、撫養和教育下一代等方麵,都有權利和義務。按照社會主義道德準則要求,處理好夫妻關係,首先要建立起共同的對理想和事業的追求,互相支持和鼓勵對方的工作和事業,徹底清除男尊女卑的封建主義思想和“金錢至上”的資產階級價值觀的流毒影響,夫妻雙方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體貼。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注意加深感情的交流和培養,處理家庭問題要謙讓、民主、和諧。真正做到互學、互愛、互信、互勉、互幫、互讓、互諒、互慰,使夫妻間忠貞不渝、終生相愛、共同前進。
父母子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