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關係
指人們出門在外時同周圍其他人發生的各種人際關係。是社會主義公德的重要內容。在現代社會生活和工作中,每個人除了都有一個或若幹個比較穩定、熟悉的社會關係圈外,在客觀上還要同周圍的陌生人發生多種聯係,如上下班的路上、出差或旅遊的路途中等。這種聯係常常是很短暫的,或對視一下,或擦肩而過,有時幾小時甚至幾天時間一起相處。路人關係的這些特點,說明了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是對每個人的嚴峻考驗。建立和發展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係,既是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重要內容,也是處理路人關係的根本準則。首先,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因為路人相處是萍水相逢,生活經曆不同、性格各異,觀點上也不盡相同,彼此很陌生。所以,要有個了解的過程,彼此相互尊重和理解,特別是當別人遇到困難時,要主動給予幫助。這是處理好路人關係的基礎。其次,要文明禮貌、互相謙讓。不同類型的路人之間相處,不能一切按照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要求別人,注意尋找雙方的共同點,多向對方學習,談吐舉止要文明禮貌。當路人間發生摩擦時,雙方先要冷靜,避免發生爭吵,以禮相見,以誠相待,妥善處理矛盾。對損害社會風氣的各種壞人壞事,路人都要見義勇為,堅決製止。
主客關係
專指各種社會服務工作人員與顧客間的關係。現代社會化服務的迅速發展,主客關係的內容不斷豐富,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在社會主義社會裏,主客雙方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相互之間是平等、互助的關係。從主方,即服務人員來說,同客方打交道是工作要求、基於義務。由於主客雙方的思想境界、自製能力和交際水平各有差異,特別是服務人員接觸社會麵廣、量大,往往會有各種摩擦和誤會的發生。這種要求服務人員以自己的優良服務影響客方,消除誤會和摩擦。在這方麵,首先,服務人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熱愛本職工作,幹一行愛一行。其次,“關心顧客,禮貌待人”,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對顧客視親人,研究和掌握不同類型顧客的心態,廣泛開展微笑、優質服務活動,在熱情、周到的服務中化解矛盾,消除主客間的隔閡,為顧客當好參謀。從客方,即顧客方麵來說,關鍵是互相理解和尊重。因為服務人員也是希望自己的勞動被人理解和承認,所以,顧客要多體諒服務人員,不能感情用事,講文明,有禮貌,平等相待,冷靜忍耐,即使服務員態度不好,也應通過正常渠道反映,避免當麵吵架。隻有主客雙方按照社會主義道德基本準則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推動“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新型人際關係全麵發展。
職業道德
指從事有益於社會的有正當職業的人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應當遵循的特定職業行為規範。職業道德是道德的重要內容,它是一般社會道德和階級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表現。由於社會職業多種多樣,各行各業都有體現本行業特點的職業道德行為規範和特殊要求。職業道德的形式和發展,是同社會生產的分工和各種職業活動緊密相連的,是一定社會經濟關係的產物。隨著原始社會末期畜牧業、農業等大分工,孕育了職業道德的萌芽。到了奴隸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社會職業分工日益發展,職業道德也隨之出現了。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這個漫長的曆史時期,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社會上逐漸出現了許多新興職業活動,因此,在資本主義時期,職業道德形成了相對的獨立體係。社會主義製度的建立,賦予了職業道德全新的內容,使之發展到比較高級的階段。在階級社會裏,一定的職業道德,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了階級道德的要求。在以私有製為基礎的階級對抗的社會裏,被剝削階級的職業道德與剝削階級道德是根本對立的。在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消除了人們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職業關係,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充分體現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根本要求。職業道德的基本特點是:在範圍上,它隻在特定的職業範圍內起作用,因而具有較強的職業性和針對性。在內容上,職業道德也要吸收傳統職業道德中的精華,形成比較穩定的職業習慣,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在表現形式上,各行各業都有相對應的製度、工作守則和公約等多種形式要求,使職業道德具體化,便於在實踐中掌握和應用,具有多樣性和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