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道德倫理(3)(3 / 3)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

指按照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根據各行各業的實際,逐步形成了各具特點的職業道德行為規範。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製的經濟基礎上,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了曆史上各種職業道德中的積極成果和經驗。它在社會主義道德原則指導下,充分體現了共產主義道德的精神實質。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不僅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要求,也是評價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為大力加強新時期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證。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原則,建立和發展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職業道德關係。熱愛事業,幹一行愛一行,忠於職守,盡職盡責;對待同誌和顧客,滿腔熱情,團結互幫;對待工作精益求精,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為四化建設做貢獻。加強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不僅要提高幹部職工的自身道德素質,還需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製度,實行社會民主監督。

職業道德與精神文明

職業道德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一個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標誌,隨著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指導思想為指針,充分體現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職業道德的核心,這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一致的。在社會職業生活中,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不僅規定了在職人員的職業活動準則,還規定了人與人、局部與整體、職業之間等一係列的關係準則。它從根本上要求人們,要把個人利益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大業中,以社會主義主人翁的精神,立足本職,創一流、多貢獻,建立起平等、互助、團結、友愛的社會主義新型職業道德關係。這對於培育社會主義“四有”新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範

是在社會主義社會各行各業中調節人們相互關係,評價人們的職業行為標準。它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原則的具體表現,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會整體利益高於一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雖然各行各業都有具體的職業道德規範,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這就是在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根本原則指導下,全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技術水平,增強抵製封建主義和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以主人翁態度,熱愛本職工作,履行社會主義職責;提倡共產主義勞動態度,貫徹“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廉潔奉公,秉公辦事;遵紀守法,勇於同壞人壞事作鬥爭;識大體,顧大局,關心集體,團結互助;文明生產,文明服務,禮貌待人,熱情周到;實事求是,公平信實,接受群眾監督,不斷修正錯誤等。隻有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們,自覺地用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準則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才能真正樹立起社會主義新道德、新風尚,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麵向前發展。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