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勞動者道德
指人們在從事個體經營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職業道德規範。它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社會,個體勞動者是社會主義勞動者的一部分,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它對調節市場、活躍人民生活起著積極的作用。黨和政府曆來都很重視個體經濟,把為群眾服務、注重社會效益作為對個體勞動者的基本要求。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個體勞動者道德必須不斷充實新的內容。個體勞動者應該把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製度,講求社會信譽,顧客第一,服務質量第一當做基本行為準則。遵守國家的法律、政策和各項有關規定,服從管理,如實繳納稅金,做到守法經營、文明經營,同壞人壞事作鬥爭。倡導文明禮貌的良好職業風尚,熱情服務,禮貌待客,文明用語,講究衛生,公平信實,童叟無欺,堅決製止欺行霸市、哄抬物價、摻雜使假、短秤少兩等不良行為,真正為社會、為四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農業勞動者道德
指農業勞動者在生產和生活中,處理個人與集體、國家三者利益關係時所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規範。它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方麵。農民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力量,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農民道德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製的基礎上,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是其核心內容。特別是在農村改革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全麵推廣,對農民道德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把國家、集體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正確處理個人、集體和國家三者利益關係,發展集體經濟,壯大集體力量,深化農村改革。其次,不斷提高農民的政治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遵紀守法,反對封建迷信,提倡移風易俗,實行計劃生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共同富裕,勇於同社會各種醜惡現象和壞人壞事開展鬥爭。三是積極發展生產,辛勤勞動,科學種田,增強商品意識,拓寬經營渠道,發展農村商品經濟,積極完成國家征、購糧任務。
軍人道德
指現役軍人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道德準則。它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產階級的革命軍隊,是人民的軍隊,它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道德也是這種精神的體現,在本質上區別於以往的舊軍隊及舊道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職業道德,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建設中形成發展起來的,並隨著革命和建設的深入發展,不斷充實新內容,使之更加完善。主要內容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扞衛國家的領土完整,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嚴格執行軍隊的條令、條例和規定,遵守國家法律、法令,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擁政愛民,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軍事技術水平,服從命令,保守秘密,團結同誌,艱苦奮鬥,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不怕犧牲,英勇善戰,爭取勝利。
軍民關係
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軍隊與地方、群眾的關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戰鬥,在中國革命戰爭年代裏,我軍形成了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情的革命優良傳統。“軍民團結一家人,視看天下誰能敵”,是軍民關係的經驗總結。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曆史階段,新型軍民關係具有時代新特點,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軍地雙方都要立足於培育“四有”新人,提高部隊戰鬥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建立軍愛民、民擁軍的新型關係。部隊要發揚革命的傳統,把駐地視故鄉,把人民群眾視親人,把部隊的好思想、好作風傳給地方,發揮部隊技術、設備、人力等優勢,支援地方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要把擁軍作為大事來抓,幫助部隊排愁解難。要廣泛開展群眾性的軍民共建活動,不斷拓寬共建領域,提高共建水平。
教師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