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證全國政令統一的前提下,調整中央和地方關係,逐步劃清中央和地方的職責,既保證中央有效地宏觀控製,又要保證地方獨立地、因地製宜地解決本地區問題的自主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麵的積極性。調整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必須劃清中央和地方的職責。長期以來,我國中央和地方的權限不清,中央集權過多,嚴重妨礙了地方的積極性。解決中央和地方關係的關鍵,在於加強地方的自主權,做到地方的事情地方管。地方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在保證全國政令統一的前提下,管理本地區的經濟建設、文教衛生和社會福利事業、勞動就業和社會公共事業等。中央不再幹預地方的具體事務。中央的職責是,提出大政方針和進行監督。中央應集中精力研究、提出大政方針,如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和實現戰略目標的重大步驟;中長期計劃的指導方針,國家建設總投資的方向和總規模;國防、外交、民族、人口、就業政策以及改革、開放的總方針、總政策等。中央對地方的監督,主要是利用指導性計劃、物價、金融、財政、稅收、彙率以及審計,統計、計量等手段對地方進行經濟監督;利用憲法、法律,各種行政和法律規則進行法律監督;利用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行政監督。
幹部職務終身製
是指幹部擔任了領導職務之後,不管年齡、健康狀況和工作成績如何,隻要不犯大的錯誤,就不能解除他們的職務。過去這是沒有明文規定而現實存在著的一種現象。幹部職務終身製的主要弊端是:①造成權力過分集中,助長了家長製和個人說了算,妨礙黨的民主集中製和集體領導製度的貫徹執行,妨礙了國家政權機關的民主建設。②造成擔任領導職務的幹部群體老化。嚴重壓抑人才成長,不利於選拔年輕幹部和新老幹部正常順利的交替,使黨和國家幹部隊伍成為“一潭死水”,缺乏生機和活力。③容易造成幹部隻能上不能下,隻能當官不能為民的局麵。這就助長了一些幹部滿足現狀,不求上進,脫離群眾,當官做老爺的現象。④容易在幹部隊伍中形成幫幫夥夥,結成關係網,搞宗派主義,助長了用人問題上的不正之風,使黨內生活喪失政治原則。⑤造成機構臃腫,人員膨脹,虛職、副職過多,出現人浮於事、工作辦事效率低、官僚主義等現象。這些弊端嚴重妨礙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廢除幹部職務終身製是幹部製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多年來,在廢除幹部職務終身各方麵取得了重大進展。建立了幹部離退休製,實行了任期製,完善了選舉製,在基層單位還實行了聘任製,並及時對不勝任現職的領導進行了調整等等。實踐證明,廢除幹部職務終身製,有利於從製度上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克服家長製、“一言堂”,使黨內生活民主化;有利於促進幹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使幹部隊伍能夠正常的新陳代謝,增強生機和活力;有利於解決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辦事效率低和官僚主義的問題,以及用人問題的不正之風;也有利於增強幹部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激勵幹部好學上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民主政治
民主的本意是“人民權力”“人民統治”。民主首先是一種國家製度。民主屬於上層建築,由一定的經濟基礎決定,並為其服務。作為政治製度的民主,總是體現統治階級的意誌,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在資產階級占有生產資料,無產階級是雇傭奴隸的社會條件下,民主製是資產階級實行統治的形式。資產階級的民主,是一種殘缺不全的、貧乏的和虛偽的民主,是隻供富人、隻供少數人享受的民主。在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製的社會主義社會,才實現了最高類型、最廣泛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