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的內容: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製度。這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根據我國現行憲法的規定,我國的民主製度主要是:(1)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它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2)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製度,其組織形式是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人民團體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組成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3)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它是我國實現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維護祖國統一的基本政治製度。(4)“一國兩製”方針。它是和平解決曆史遺留問題,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實現香港、澳門回歸與和平統一台灣的基本方針。(5)基層群眾自治製度。它是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其他民主形式在內的廣泛的基層群眾性的民主自治製度。這些民主製度都是我國的根本或基本政治製度,具有中國特色;它們涵蓋了我國各民族、各黨派、各人民團體、各階層人士在內,具有廣泛的民主性;它們既是馬克思主義與我國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也是我國長期曆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符合我國國情、被實踐證明是成功的民主製度。
健全社會主義法製。民主與法製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是法製的基礎,法製是民主的保障,二者都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法製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實行依法治國;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維護社會主義法製的統一和尊嚴;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司法公正;違法必究。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方向和性質具有決定意義,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證。離開了黨的領導,就談不上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起來。堅持黨的領導的內容主要是指:堅持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黨委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獨立負責、步調一致地開展工作;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支持人大、政府和政協履行職能;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誌,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監督,使他們增強憲法和法律意識,成為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的表率。
綜上所述,建設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將我們黨從改革開放一開始就提出的機構改革、領導製度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以及後來進一步提出並得到推進的政治體製改革等思想和實踐的成果熔於一爐,使之得到了進一步的理論概括。政治文明既體現為不斷建設和完善的製度規範,又體現為一種不斷提升和前進的文化理念;既體現為社會各個層次井然的秩序,又體現為人們普遍享有平等、民主、自由等權利的公共關係;既體現為社會管理者以及社會成員政治上的高素質,又體現為對人類共同的現代文明基本原則的尊重和崇尚。因此,改革開放在推進中,離開政治文明的支持和保障,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就難以繼續發展。所以政治文明的建設,將會對中國整個文明建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