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多年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2)(1 / 3)

中國共產黨人在奪取政權、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以後,對共產黨執政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也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最新成果。比如,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實施領導和進行執政,這是我們黨以及世界上很多政黨長期探索的一個大問題。總結曆史經驗,我們確定了黨的領導包括政治、組織和思想的領導;黨要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堅持依法治國的方略;黨要按經濟規律領導經濟建設,把市場機製與宏觀調控結合起來;黨要不斷推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序化等原則。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怎樣進一步改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我們指明了思路和方向。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必須與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聯係起來,與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聯係起來,與世界文明發展進步的方向聯係起來,能夠有利於堅持“三個代表”,有利於實現“三個代表”。與這個要求相比較,我們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應進一步加以改進和完善。隻有不僅在製度、體製上,而且在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上,都按照“三個代表”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要求加以調整和改進,才能真正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一、“六條主要經驗”的科學概括,深刻闡明了我們黨作為執政黨在指導思想建設方麵的規律性要求必須堅持黨的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一個政黨的指導思想,決定著這個政黨的性質和宗旨。我們黨曆來重視指導思想建設,堅持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後來又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全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是麵向21世紀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我們必須把這一指導思想切實落實到我國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實踐之中,落實到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之上,全麵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進一步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使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這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回題,既決定了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內容,又為解決執政能力中的各種問題提供了理論武器。

二、“六條主要經驗”的科學概括,深刻闡明了我們黨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在增強社會製度生機和活力方麵的規律性要求必須不斷推進社會主義製度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我們黨作為在社會主義國家執政的共產黨,隻有不斷為生產力的發展消除體製性障礙,不斷推進社會主義製度的自我完善,才能使社會主義製度充滿生機和活力。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建設的能力,根據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要求,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一個統一”,即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二者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而不能對立起來。必須不斷提高黨領導民主政治建設的能力,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絕不照搬西方政治製度的模式,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加強製度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製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進一步改革和完善黨的工作機構和工作機製等。必須不斷提高黨領導文化建設的能力,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進文化體製改革。把深化改革同調整結構和促進發展結合起來,理順政府和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係,加強文化法製建設,深化文化企事業單位內部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