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1)(3 / 3)

(第三節)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

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到重要位置,就必須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切實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製度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製,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幹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進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

一、要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工人、農民、個體勞動者的勞動,知識分子、幹部和軍人的勞動,企業家和經營管理人員的勞動,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勞動,不論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簡單勞動、複雜勞動,都是光榮的,都應得到尊重。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產、有多少財產當作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與落後的標準,而主要應該看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和現實表現,看他們的財產是怎麼得來的以及對財產怎麼支配和使用,看他們以自已的勞動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作的貢獻。

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工人、農民和其他社會階層,在就業、分配等方麵出現了多樣性。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由於勞動性質、就業方式、收入分配等條件的變化,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職業、不同方麵的群眾的具體利益又會有這樣那樣的差別。在這種情況下,黨要更好地代表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會群體的具體利益,鞏固黨在新形勢下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就要尊重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勞動。

一是科技勞動成為創造商品價值的重要勞動。現在,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勞動條件和勞動狀況出現了很大的改變。全自動化的工廠用計算機控製操作,各種軟件產品即以科技勞動為主的產品開始進入了大規模生產:大規模運輸和傳播的階段,大大改變了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大大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產率,從而使經濟發展轉向以科技勞動為主的創造商品價值的新階段。

二是精神勞動成為創造精神產品價值的重要勞動。當前,隨著現代科技的新發展,精神產品得到廣泛發展,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逐漸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例如研發(研究與開發)產業,圖書出版與發行產業,傳媒與娛樂業,信息與網絡服務業,教育產業,體育產業,等等。

三是現代經營管理勞動日益成為價值創造的重要勞動。現代企業,尤其需要管理者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進行高級管理勞動。這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所要求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各種所有製企業的經營管理勞動都是創造價值的勞動。

四是第三產業中的大部分勞動日益成為創造價值的重要勞動。在創造價值的勞動中,除生產勞動外,還有非生產勞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無論生產物質產品或者為生產、流通、生活提供服務的企業所使用的勞動,無疑都是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而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以及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提供的勞動,則是非生產勞動。在上述非生產勞動中,有些則同樣是創造價值的勞動。比如,教育、文化、新聞出版、科學研究事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部門的勞動,是間接為物質生產、流通以及為生產、生活服務的部門服務的,把這些勞動排除在創造價值的勞動之外是不恰當的。還有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使用價值,但這種使用價值既可以是實物品,也可以是非實物品。知識、技術、信息這些“非實物品”,具有使用價值、是勞動的產物並且用於交換,它也是商品,也具有價值。第三產業中的大部分勞動日益成為創造價值的重要勞動,同樣應該得到人們的尊重。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把“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在全社會認真貫徹。這是我們黨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和認識取得的最新成果。確立這一重大方針,對於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旺盛生機和持久活力,對於保證我們的事業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對於我們黨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完成新的曆史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