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必須要在全社會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勞動觀一切有益於人民、有益於社會的勞動,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複雜勞動,都應得到承認和尊重。要充分認識普通工人、農民從事的生產、服務勞動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基礎性勞動,他們的勞動應該得到尊重,切實維護他們的勞動權益。要充分認識知識分子的腦力勞動是具有更多創造性的勞動,尊重知識的價值,保護知識產權,尊重人才的成長規律,營造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和機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保持社會主義中國的人才優勢。要充分認識企業家的經營、管理同樣是勞動,應該得到全社會的認同。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必須要依法承認、尊重和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要堅持和完善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要鼓勵海內外投資者的創業活動,倡導各種新型的勞動組合和要素組合,倡導相互尊重、和諧互利的新型勞動關係,從而使各種形態的勞動、各種生產要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得到充分尊重,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第四節)一切合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
分配是所有製的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所有製結構,決定了必然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按照這種收入分配製度的要求,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
首先,我國現階段的個人收入,大體區分為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勞動收入,主要包括:一是公有製經濟中的按勞分配收入,包括工資、獎金和津貼。社會主義工資的實質是勞動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形式。獎金是實現按勞分配的一種補充,是對勞動者特殊勞動貢獻的物質鼓勵。津貼也是一種補充的勞動報酬形式,是對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差、工作責任重等條件下的超額勞動所支付的一種補充報酬。二是個體經濟中的個體勞動收入,其實質是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所創造的全部新價值。三是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中勞動者的工資,其實質是勞動力的價格。非勞動收入,主要包括:一是資本收入,如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企業主的利潤,個體勞動者的投資收入,社會成員通過儲蓄、購買債券、投資人股所帶來的利息、股息、紅利等。除上述能夠比較清楚劃分的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之外,在我國現階段,還有一種經營收入,它既包括同公有製經濟相聯係的經營收入,也包括同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相聯係的經營收入。商品經濟的經營活動,包括生產和經營目標的選擇,以及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對各種要素的組織等,這種由商品經濟共性所產生的經營活動方麵的勞動支出,也是一種生產勞動,因此這種經營收入也是一種勞動收入。同時,商品經濟的經營活動,又不可避免地帶有機遇性和風險性。這就表明,經營收入不僅是一種勞動收入,而且包含著風險補償的性質在內。由此可見,在私營經濟中,經營收入和資本收入交叉在一起,在個體經濟中經營收入和勞動收入交叉在一起,有時難以劃分清楚。而在公有製經濟中,經營收入同資本收入和勞動收入是能夠劃分清楚的。公有製經濟的經營收入也包含著風險補償的因素。在上述種種收入中,不論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隻要是合法的,都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對於非法收入,則要加以取締。對於侵吞公有財產、偷稅逃稅、權錢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則要依法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