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不畏改變(1 / 2)

“可立漢室旗。”

這句話從荀彧口中悠然而出時,夏侯淵看起來有幾分頭大,曹仁低頭靜思,郭嘉顯得興致盎然,而聶離,則在腦海中拚命翻找著資料。

這個世界的藍本是漢末亂世,眼前四人中,夏侯淵曹仁被動的由郭嘉荀彧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而郭嘉荀彧兩人卻保留了記憶甚至與神州天命相連,得知了這個世界發展的脈絡,可以說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十年的半先知人物。

他們都清楚及時在時空正常的世界裏,漢室也已經沒有路走,更何況如今直接落入群雄爭霸的當下,恐怕連漢室的名號都被此時割據一方的諸侯們直接在腦海中抹去了。

荀彧一生始終認為自己是漢臣,最後甚至與即魏王位的曹操發生衝突抑鬱而終。這段記錄又浮現在聶離腦海之中,順著這份記憶,他覺得此時的話仿佛是過去的荀彧簡單的一個期望,而往深處一想就發覺這句簡單的話沒有表麵上這麼簡單。

要聯合必須要有一個名號,即使是發生在原本時空中烏合之眾一般的討董聯盟也有著漢室的名號和驅逐國賊的目標,此刻隨著時空亂序而聯合起來的三方勢力如果將避免世界毀滅當做目標說出去,隻會引得天下大亂,平民百姓信與不信在兩可之間隻是徒增煩惱。

如果換種方式,將目標反帶入稱霸天下的模式裏,用即使時空變遷都沒能被徹底抹去的漢室正統作為旗號,至少可以把握住輿論高點,使事情不算太過講不通。

如果,戰爭真的不可避免。

想到這裏,聶離不禁頭疼,看看剩下的三人反應,又看看平靜的丟下信息炸彈的荀彧,覺得自己需要加一點智商,否則連理解他們的話外音都很麻煩。

在聶離獨自頭疼的時候,荀彧做了一番解釋,規劃了一下未來發展。

“現在我們等動彈不得,東方有陶謙勢力不弱,徐州境內更隱隱有呂布的傳聞,向北緊鄰張角黃巾之眾,而再北方袁紹與公孫瓚正於幽冀二州相持,短則三月長則一年必有結果,到時候無論那方得勝必然南下,而向西無論長安洛陽都沒有一點消息,好像被切斷了聯係,極難處事。”

他取出一份圖紙,在地上展開,聶離低頭邊看邊想,精細的筆畫勾出神州九州圖樣,羅列著袁紹公孫瓚陶謙袁術乃至張繡馬騰等等人的勢力範圍,而在那些地盤中間被鉗製的是現在群龍無首且兵力弱小的曹操勢力。

隻是他玄即又發現在荊州江夏之側標出的孫字,與中原聲名顯赫群雄林立的狀態不同,廣袤的揚州隻有嚴白虎,劉繇等幾個偏弱的小勢力姓名。

隨之,他看見蹲下身的荀彧一手敲在那個孫字上。

“現在既然三方如同一體,那要突破當下的局勢最好的選擇是靠現在幾無立身之地的孫家。”正要再說是,他忽然一頓,卻是郭嘉苦笑上前,接過了話頭。

“孫策人稱江東小霸王,上一次麵對這種局勢時兩年多就打下整個江東,現今我等並不過三萬,在幾方勢力的包圍中無能為力,而蜀中諸葛亮自顧不暇更無力打開局勢,現在我等的希望可謂盡數係於孫策身上,靠著他打開局麵。”

似乎在現在這個世界,上到仙人下到凡人全都在走鋼絲,可怕的是無論那個人掉下去都會導致不可預測的後果,聶離又歎了口氣,感覺自己歎息的次數在穿越以後直線上升。

“封將錄上張郃在袁紹屬下,其他人此時此刻都不知道在何處,而孫家之人卻有很多聲名顯赫,屬於無主之人,更利於尋找。”

“等等。”聶離叫了聲暫停,眼前這兩個人說著說著就把漢室拋在一邊說起現今局勢,而現在看語氣竟然開始勸自己前往江東,不由覺得幾分摸不到頭腦。

隻是還沒等他理出個結果荀彧便又續道:“現在的袁紹實非我等能夠抗衡,若江東打開局勢,那我們也可以在不觸動袁紹這個龐然大物的情況下向南發展聯合,也可以緩解壓力。”

他伸手,從鄴城與那個孫字之間劃了一條線,將二者連接,“而到那時,到那時我們便需要一個旗號,在此局勢下聯合的方式。”

“那怕今日漢室勢微,也依然能讓士農工商四民向心,也可以解決我們在這裏這個讓人看不懂的聯盟。”

聶離按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思路帶入這個時代,想想曹操劉備加孫家的聯盟,卻發覺這三家的聯盟也隻在討董聯盟時與各路心懷鬼胎的諸侯們一起曇花一現。

而後除掉顛沛流離的劉備短暫依附過曹操,便是孫劉兩方聯合抗曹的赤壁了。

這是這個充滿鐵與血氣味的時代的主旋律,直到隻剩下最後一方勢力時才會終止,不過現在倒是因為幾個仙人的亂來形成了一副大不了大家一起死的事態。

想到這裏,聶離忽然道:“必須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