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兩個陰謀家就要完蛋了,因為皇帝隻要一下令,這個局麵也就定了。可是,這個輕而易舉的勝局,竟然壞在皇帝自己身上。胸無城府的文帝一時暈了頭腦,把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潘淑妃。潘淑妃是什麼人哪?小王爺劉浚的養母!她愛子心切,秘密通知小王爺劉浚。劉浚馬上派人速報太子劉劭。他們連夜起兵,進入皇宮,把文帝給殺了。
如果文帝能事先想想潘淑妃與劉浚的關係,以及劉浚與太子的交情,參透其中的利害,又怎會輕易泄露這麼重要的機密呢?所以,仁慈誠實可以,但切莫在任何關鍵問題上都胸無城府、毫無戒備。這就告訴我們在說話做事之時,一定要看清對方是誰,了解他是什麼性格,平時做事的特點是怎樣的……這一切事先都要有個基本的分析,千萬不可對誰都忠厚老實,動不動就掏心窩子!
特別是那些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的人,他的城府往往很深,心機也比較多,與之交往過程中就更需要注意——千萬不能太急著把自己的信息暴露給他,因為你不知道他是善意還是惡意。如果說話做事太倉促、太缺乏考量,很容易被他抓住弱點,反過來利用你!
相信被欺騙利用的滋味沒人願意品嚐吧?為了避免這樣的下場,我們就要讓自己“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一忠告聽起來好像很滑頭,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一種謹慎的處世態度。
我們跟人交往時,應該牢記一個原則——誠實但不當傻瓜,坦誠而不幼稚!
誠實但不當傻瓜,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保證自己說給別人聽的話大都是真實的,不含欺騙成分。但如果把自己的全部毫無保留地告訴對方,那你就是傻瓜了。比如做生意,你不弄清合夥人是什麼人,不十分了解他的用意,然後就將客戶信息泄露給他,這時他就會甩開你,直接去跟客戶做生意。
坦誠而不幼稚,又怎麼講呢?世界上總有人心險惡的一麵,我們要懂得把握分寸。如果總是懷疑一切,拒人於千裏之外,說明你不夠坦誠。但如果不管對方是什麼人,都傻嗬嗬地跑過去掏心窩子,一廂情願地以為會收到對方善意的回應,這就相當幼稚。
誠實與傻瓜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此。這要求我們,對待不同的人,說話做事一定要有區別!逢人隻說三分話,這三分都是真話,那七分不說的,也是真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拋出來的是真心,藏在心裏的當然也是真心!所以在為人處世過程中,我們可以忠厚,但絕對不能當傻瓜,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是可悲的,這種醜事千萬不要落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