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則附,飽則翱;燠則趨,寒則棄,人情通患也。
窮困潦倒時投靠別人,吃飽了就遠走高飛;對富貴的人巴結,對貧窮的人鄙棄。這是每個人都有的通病啊!
窮人沒有親戚,“親戚”這個詞就是專用於富人的。有句話說得一針見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確實如此,當你春風得意之時,人人都想跟你交朋友,在眾人眼中,你的缺點也很可愛。當你落難遇險之時,昔日的親朋好友呼啦啦跑掉大半,一下子跟你徹底劃開界限,即使優點也變得一文不值。這時你才發現,在風光時巴結你的,幾乎全是唯利是圖的小人。困難時留在你身邊的,才真正拿你當朋友!
明代富商沈萬三,原籍吳興南潯鎮。小時候特別窮,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穿不起,全身上下都是補丁,走起路來不是後麵露屁股,就是鞋子前麵露腳趾。街上討飯賣唱的都不搭理他,在他麵前都感覺特有尊嚴,用嘲笑的口吻叫他“光屁股”。
有一次,他實在餓極了,看見鎮上一個店老板的兒子正坐在店門外吃甜糕,就笑嗬嗬地問:“兄弟,能不能給我吃兩口,我實在餓壞了。將來我一定會加倍還給你!”店老板的兒子斜他一眼,說了一個字:“滾!”然後放狗咬他,追得沈萬三滿街跑,在人們的哄笑聲中飛快地逃走。
後來,沈萬三在外打拚,混出了名堂。他是中國明代的大富豪,富可敵國,連皇帝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出資幫助朱元璋營建首都南京,而且出資建了明城牆正陽門、三山門、通濟門和聚寶門等處。當年那些不理他的人,現在都想跟他攀上關係,他家宅子的大門都快被擠破了。人們不惜重金賄賂看大門的家丁,都希望能見他一麵。
可沈萬三是怎樣做的呢?他在街上擺了上百桌酒席,宴請當年和自己一樣貧苦的鄉親,讓大家都來吃個飽。一貧如洗、沒米下鍋的人,吃完飯還能分到五斤糧食加二十文錢。這時眾人都豎起大拇指,誇讚他是全天下最有魅力的好心人!
如果你成功了,一定有人巴結你、討好你;但你可千萬別失敗,一旦失敗他一定會像避瘟疫一樣避開你。每個人都喜歡接近成功的人、走運的人,而避開失敗的人、倒黴的人。即使是世界上你最愛或最愛你的人,也無一例外!
這是世之通病、人之常情,符合人性趨利避害的特點。從古到今,人人都喜歡跟有錢人交往,不願跟窮人做朋友,因為前者有便宜可占,後者沒油水可撈。《菜根譚》中說:“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此處若不當以冷腸,禦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富貴之家比貧苦人家更顯得明顯;嫉妒猜疑的心理,在至親骨肉之間比外人表現得更為厲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用冷靜的心態來看待,那就會天天處在煩惱的困境中了。
從全新角度來看,其實嫌貧愛富的人性推動著社會發展。如果人都喜歡窮、崇尚落後,那麼還有誰願意從事體力勞動?還有誰願意進行腦力創造?哪兒來得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哪兒來得新生活?這樣,社會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窮人大都喜歡說“人窮誌不窮”這句話。他們認為隻有貧窮才能使人更虔誠,信仰隻有在貧窮那裏才有最完美的表現,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害怕有錢就變壞,而不敢去掙錢,這是無能的表現,當你沒錢時,可以罵金錢是糞土;當你急需用錢時,才發現自己是糞土。如果因為害怕老鼠,就說不能打老鼠,那是膽小、懦弱的表現。
在人類攀龍附鳳的本性下,是否還有真正不摻雜任何功利的朋友存在?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時間能考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當你失去往日的財富權勢,突然從高位跌到低處時,你們之間的友情還在不在?還真不真?是不是因為你對他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他就不理你了?這個時候,你就能準確地判斷出誰是廢銅爛鐵,誰是你人生中真正的鑽石!
對於人的本性,我們沒什麼可抱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更何況是這種千年不變的人性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不是好人與壞人的關係。我們不應為此憤慨和不平。在現實人生中,我們除了挑選真正的鑽石級朋友外,更應該全心拚搏,奮力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