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主題為“創造財富”的論壇上,有一個人說:“請大家寫下和你相處時間最多的6個人,也是與你關係最親密的6個朋友,然後記下他們每個人的月收入,從他們的收入我就知道你的收入。為什麼?因為你的收入就是這6個人月收入的平均數!”
大家都說他這是在胡言亂語,怎麼可能呢?但經過測驗,基本應驗了這一“真理”。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最後,這個人總結說:一個人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由與他關係最親密的朋友決定。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很容易理解,正是因為世人都偏愛公平交換,你交往的人資源都比較一般,所以你們之間互惠互利的資源十分有限,通過互利交換之後,你們大體上總的收入也就看起來相差無幾了。這就是人際交往中的隱形法則——我們看不見它,但是它無時無刻不在起著作用。
猶太經典《塔木德》中說:“和狼生活在一起,你隻能學會嗥叫,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就會受到良好的影響,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漸漸成為一名優秀的人。”這句話的確是人類社會的“金科玉律”,所以,如果有可能,我們要與那些資源多的人、優秀的人交往,這樣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東西。
然而這隻是一種一廂情願的理想模式。社會上隻有少數才是資源多的人,大部分都是資源一般的人。這個時候,資源多的人對那些蜂擁而來的“朋友們”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態度。如果前來交往的人擁有同樣多的資源,他會滿心歡喜、引為知己。如果前來拜會的人資源太過一般,那麼他就會不屑一顧,表現得十分不樂意。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並不是你主動跟優秀的人交往,別人就會接受你。假設你幾乎認識世界上所有重要人物,比如比爾·蓋茨、馬雲、張藝謀等,這個時候你的人脈夠牛吧?但如果你這個時候的身份隻是一個乞丐,你想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這就是說,雖然你認識這麼多一流人物,但他們根本不睬你!你每天過的仍舊是窮困潦倒的三流生活!
這就是現實的殘酷之處——沒有任何一個總經理級別的人,會熱情地和一個乞丐稱兄道弟。如果有的話,這也一定是一個思維有些另類的怪人!換句話說,你認識優秀的成功牛人容易,但要利用到人家手裏的資源可就難了!一個資源多的人喜歡與另一個資源數量、質量對等的人進行交換。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公平交易才能實現。如果我們的資源不夠多、不夠好,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索取方”,完全成為對方的負擔。如果你想與那些資源多的人交往,並且希望跟他們之間的友誼穩定持久,那麼請先豐富你的資源。當你擁有的資源與他們大致對等時,他們就會非常樂意跟你打交道。
請牢牢記住這一點吧!別總是妄想一個資源多的人無償為你服務,隻有當你的資源與之相當,他才會真正把你當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