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不要責難別人所犯下的輕微錯誤,不要隨便揭發他人生活中的隱私,更不可對從前與人犯的過節耿耿於懷、念念不忘。如果你能做到這三點,不但可以培養自己的品德,也可避免遭受災禍。
一頭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天,牧人將豬從畜欄裏捉了出去,隻聽豬大聲嚎叫,強烈地反抗。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嚎叫,於是抱怨道:“我們也經常被牧人捉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豬聽了回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捉你們,隻是分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卻是要我的命啊!”
有一句話說得好:“要想釣住魚,就要像魚那樣思考。”這是因為在和人交往的時候,往往會出現矛盾,而這些矛盾大都是雙方沒有彼此理解造成的。由此可見,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換位思考多麼重要!
戴爾·卡耐基每個季度都要在紐約的一家大旅館租用大禮堂20個晚上,來講授社交訓練課程。但是有一個季度,他剛開始授課時,房主提出要他付比原來多3倍的租金。而這個時候,入場券已經發出去了,開課的事宜都已辦妥。
卡耐基在兩天以後去找經理,他首先對經理提高租金的做法表示理解,然後幫他分析了這樣做的利弊。他說:“有利的一麵:大禮堂不出租給講課的而是出租給舉辦舞會的,那你可以獲大利了。因為舉行這一類活動的時間不長,他們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租給我,顯然你吃大虧了;不利的一麵: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卻是降低了收入。因為實際上等於你把我趕跑了,由於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就得另找地方。”
“還有一個對你不利的事實:這個訓練班將吸引成千上萬個有文化、受過教育的中上層管理人員到你的旅館來聽課,對你來說,這其實是起了不花錢的活廣告作用。請仔細考慮後再答複我。”講完後,卡耐基告辭了。最後經理讓步了。
卡耐基沒有談到一句他要什麼的話,整個過程都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後的結果對他非常有利。所以說,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了解別人的態度和觀點比一味地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作爭辯要高明得多,不管在談生意還是說服別人的時候都是如此。
當你準備見一個你不太了解的人時,不妨了解一下他目前最得意的事情。沒有誰不喜歡聽好話的,每個人都喜歡享受被人恭維的感覺,所以人的成就越大,就越希望別人能夠看到。當你一見麵就談論他最引以為豪的事情,對方當然非常高興,對你也就會有好感了。由此,我們該明白一句話的含義:“無論你本人多麼喜歡草莓,魚也不會理睬它;隻有以魚本身喜愛的蚯蚓為餌,它才會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