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會辦公用房、職工群眾活動陣地的建設,辦公用水電、設備應由政府和企業行政方麵解決,不在工會經費中列支。
(2)企業工會工作人員的離退休費用及退職生活費,與企業職工一樣,由企業行政方麵負責支付。
(3)工會與有關部門或單位聯合召開的民主管理等會議的費用,由舉辦單位共同分攤。
(4)企業工會積極分子(兼職幹部)占用生產(工作)時間開會、學習、活動,其工資、交通費和有關待遇費用,應由企業行政負擔。
(5)舉辦的職工教育事業的費用,行政辦的由行政負擔,工會辦的由工會負擔。行政辦的職工教育事業費用不足時,工會教育經費有節約可以支援;同樣工會辦的教育事業經費不足的,也可商請行政給予補助。工會用於職工教育方麵的經費最高不得超過本級留成經費25%的限度。
(6)勞模、先進生產(工作)者療休養活動的往返路費、夥食補助費和床位費,由所在單位行政在企業基金或利潤留成中列支;療休養活動的公務費和活動費,由組織活動的工會負擔。
2.企業工會預算的編製方法
企業工會預算管理的特點
(1)企業工會預算是整個工會預算的基礎。工會預算資金主要是通過基層工會的預算收入,而大部分要留在基層用於為職工群眾辦事。因此,搞好企業工會預算管理,在整個工會預算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企業工會預算與行政用於職工群眾的各種專項基金的預算相輔相成。企業工會是按獨立的企業單位組織起來的,在每個企業單位中,工會、行政用於生產的發展、工作的開展和對職工生活、教育狀況的改善,都有共同的目標和各自應負的責任,他們也都掌握一定的財力。例如,工會經費可以用於職工業餘教育、文娛體育、文化生活、宣傳鼓動等方麵的活動,行政也掌握著比工會多得多的全員教育經費;工會開展職工教育、文娛體育等活動所需的房屋、場地和設施,主要應由行政供給;行政掌握相當數量的職工福利基金和企業基金用以舉辦各種職工文化福利事業。工會經費有餘,在這方麵可根據需要與可能起到拾遺補缺為職工排憂解難的作用;工會專職幹部工資工會可以開支,但企業工會往往受到黨、行政委托負責很多應由行政承擔的工作任務,工會專職幹部人數無形增多,其工資由行政負擔,也是順理成章的。因此,企業工會預算管理,必須考慮到這些複雜情況,與行政共同協商,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實現共同的目標。
(3)企業工會預算主要依靠積極分子進行管理和實行廣泛的群眾監督。目前,企業工會有773萬個,絕大多數企業工會財會人員是聘請積極分子(包括聘請行政財務人員)兼管。工會預算的編製、審議和執行也要直接通過群眾和積極分子實現。因此,企業工會預算更具有群眾性。
工會預算管理的內容
(1)企業工會預算編製與審批程序。企業基層工會財務工作委員會或財務委員,在預算期前應采取開會或其他方式要求工會各個需要辦事花錢的業務部門、委員或組、隊負責人提出用款計劃,然後根據預算管理的各項基本要求,充分估量收入,統籌安排支出,編成預算草案,提交企業工會委員會討論通過,送經費審查委員會同意後,報上級工會批準。上級工會可以通過財務工作互助組(或競賽組)先行提出審核意見,然後審定批複。也有的市、縣總工會根據情況,規定企業工會預算隻上報備案,不審批。在預算期內需要申請行政支持的各項財力、物力幫助,也應在工會委員會上討論取得一致意見後,派人同行政商定。
(2)企業工會預算科目。
企業工會預算科目見下表。
科目名稱說明
預算收入1會費收入會員繳納的會費。2撥交經費收入行政方麵撥繳工會的全部經費。3事業活動收入工會舉辦各項事業活動等收入。4行政補助收入企業行政補助工會的收入。5其他收入工會變賣資產、處理廢品及其他不屬於以上各科目的收入。6上年結餘收入上年經費結餘轉作本年預算收入,其中會費結餘應加注明。
預算支出1會員活動費工會組織會員開展各項集體活動的費用。2業餘教育費工會組織職工參加業餘教育活動的費用。3事業活動費工會舉辦俱樂部、影劇院等事業開展活動的費用。4宣傳活動費工會對職工開展時事政策、生產、生活等方麵宣傳活動的費用。5圖書閱覽費工會舉辦圖書館(室)訂購圖書、報刊及開展讀書講演活動的費用。6文藝活動費工會組織職工開展文藝活動的費用。7體育活動費工會組織職工開展體育活動的費用。8福利事業補助費工會對職工集體福利事業一次性補助的費用。9工會建設費工會組織工會幹部業務學習,對積極分子進行訓練獎勵,如開民管會議及會員證工本等費用。10工會行政費工會脫產幹部工資、辦公、差旅等費用。11上解經費按規定應向上級工會上解的工會經費。
3.工會會計的職能和工作方法
工會會計的職能
(1)進行會計核算,反映預算執行。核算職能,是指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以價值形態反映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已經發生或已實際完成的經濟活動。核算是工會會計最基本的職能,通過核算,對工會預算執行過程的預算收入、支出和資金活動連續地、全麵地、係統地記錄下來,反映預算執行結果,提供預算情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