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報告階段。報告階段的工作主要有:撰寫審查報告。審查人員對被審查單位審查後,要寫出書麵報告。報告的基本內容包括:
第一,審查情況說明,包括審查期限、審查範圍、審查所依據的標準、審查方法、查出的問題情況說明。
第二,審查意見、建議。
第三,審查日期。
第四,審查人員簽字。
第五,審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或蓋章。同被查單位領導交換意見,並修改報告。正式提出審查報告,交有關部門處理。整理全部審查記錄、資料,立卷歸檔。監督結論意見的落實情況。
④後續階段。後續階段的工作主要有:審查中如與有關部門發生重大意見分歧時,可報工會經審會和工會主要領導裁定。若被審查單位對審查結論和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複查。複查結論和決定經工會經審會和工會主要領導批準下達後,被審查單位必須執行。檢查審查結論或決定的落實結果。
工會經費審查的方法
所謂工會經費的審查方法,是指在審查過程中每個環節所運用的思想方法和技術方法。
(1)工會經費審查一般的思想方法。工會經費審查的一般思想方法包括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辯證思維方法、群眾路線的思想方法。
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指工會經費審查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對被審查對象和問題作出客觀的、公正的評價。辯證的思維方法。指工會經費審查應從聯係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所謂聯係的觀點,也就是全麵的觀點;所謂發展的觀點,也就是長遠的觀點。群眾路線的思想方法。因為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性組織,工會經費審查也是指工會經費審查機構代表職工群眾對工會的經濟活動和財務工作進行審計監督,所以要時刻傾聽群眾的呼聲,聽取群眾的意見,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使工會經費“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2)工會經費審查具體的技術方法。具體的技術方法包括會計查賬方法和統計檢查分析方法,種類紛繁,有數十種之多。
思想方法與技術方法是兩類不同而又互相補充的方法,思想方法是經費審查應當遵循的一般方法,沒有這種一般方法的指導,具體技術方法就得不到科學的運用。但單有一般方法,而不運用具體的技術方法,經費審查工作也是無法進行的,最多隻能停留在原則性的議論和評價水平。兩類方法相輔相成,構成完整的審查方法體係。
7.工會審查工作的具體步驟
工會預算、決算內容
各級工會年度經費收支預算草案須經同級工會經審會全體會議審查通過。審查的重點是:預算編製的指導思想是否正確;工會經費預算編製的原則和要求是否得到貫徹和體現。根據經審會全體會議的意見,同級工會對預算方案進行相應調整並作出說明。調整後的預算草案經經審會常委會議、全體會議審查通過並做出決議,方可執行。追加預算須經同級工會經審會常委會議審查,也可由經審會常委會授權經審會辦公室主任審查。
工會經費預算執行情況(決算)的審計要建立在審計的基礎上。工會經審會辦公室對上年度本級工會經費預算執行情況(決算)進行審計。審計內容包括:預算收入執行情況,預算支出執行情況,投資、借款,滾存經費結餘。審計情況向同級工會經審會全委會報告,由經審會全委會對預算執行情況(決算)進行審查。
工會經費收繳、使用審計
上級工會經審會對下級工會經費的收繳、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必要時對下級工會有投資、撥款補助的直屬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資產管理情況進行審計。下級工會遇有重大或必要的審計事項需要上級工會經審會審計時,由下級工會經審會向上級工會經審會提出申請,經批準後由上級工會經審會辦公室進行審計。審計內容包括:審計經費收入、分配,檢查是否真實、完整、合規,有無截留、轉移收入,漏欠應解經費問題;審計經費管理、使用,檢查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全國總工會有關規定,有無工會資產流失及違紀違規的問題;審計本級工會對下級補助、補貼資金和救濟救災專款的使用,檢查有無挪用或改變補助用途等問題;審計本級工會對下借款的使用及效益,檢查借款償還狀況及償還能力;審計直屬企事業單位財務收支、資產管理,檢查是否合法合規及經濟效益;審計其他相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