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新基層工會工作的重要性
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黨聯係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工會動員和組織廣大職工,與黨同呼吸、共命運,為實現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的中心任務艱苦奮鬥、頑強拚搏,不斷發展工人階級的先進性,為推動曆史前進和社會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新的形勢下,工會組織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係的高度,立足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廣大職工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為推動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全麵發展,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企業工會工作條例》指出:企業工會是我國工會的重要組織基礎和工作基礎,是企業工會會員和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條例》對企業工會的定位表明,企業工會在履行各項社會職能、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持職工隊伍團結和社會政治穩定、組織職工參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和決定性的作用。
2.加強和創新基層工會工作的必然趨勢
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實現“十一五”規劃,促進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工會組織承擔的任務更加繁重。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就必須高度重視企業工會建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
(1)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是工會推動經濟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著力點。企業是社會的細胞,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企業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企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要團結動員職工支持、參與改革,推動建立現代企業製度,促進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構建穩定和諧的新型勞動關係,實現企業與職工的共同發展。企業工會直接麵對職工群眾,處在促進企業發展、協調勞動關係的第一線,在動員職工、組織職工、依靠職工、服務職工,保護、調動、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方麵,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推動企業改革,需要企業工會深入細致地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職工正確對待利益關係的調整,識大體、顧大局,理解、支持和參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需要企業工會組織職工廣泛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為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獻計出力;維護企業穩定,需要企業工會積極參與協調勞動關係,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係雙方相互尊重、平等合作,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和諧社會。
(2)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是工會擴大覆蓋麵、增強凝聚力的必然要求。據統計,目前全國已建企業工會773萬個,占全國基層工會總數的66%;企業工會會員111億人,占全國工會會員總數的742%。堅持以企業工會為基礎,是我國工會組織體製的一個顯著特點和優勢。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國家有關保障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都需要通過企業工會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貫徹落實。企業工會的建立情況怎麼樣、工作開展得如何、作用發揮得好不好、對職工群眾的吸引力強不強,是檢驗工會落實擴大覆蓋麵、增強凝聚力的要求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要在重視基層、麵向基層、服務基層的基礎上,把企業工會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工作重心下移,維權關口前移,努力把工會工作做到企業職工中去,鞏固工會組織基礎,增強工會組織活力,為提高工會整體工作水平、開創新形勢下工會工作新局麵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3)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是工會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迫切需要。近年來,企業工會在組織動員職工促進企業發展、幫助職工提高素質、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動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等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要看到,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工會的工作對象、領域、範圍、運行方式、活動載體和幹部隊伍等,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維護職工權益的任務更加繁重。據了解,現在有一些工會領導機關沒有把企業工會工作放在應有的位置,對企業工會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調查研究不深,對企業工會的指導服務不夠,工會的組織體製、運行機製和活動方式還不適應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發展的需要。企業工會工作也存在不少薄弱的環節,已經成為製約工會工作深入開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工會所處的環境更加複雜。這些情況充分說明,隻有切實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才能把職工最廣泛地組織到工會中來,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保持職工隊伍和工會組織的團結統一,進一步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執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