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基層工會日常工作創新(2)(1 / 3)

(2)服從服務大局。把自己的理想同黨和人民的事業緊密聯係,同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前途緊密聯係,圍繞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這一主題,認真研究企業工會工作中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自覺地把企業工會工作放到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和部署,胸懷全局、愛崗敬業,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更好地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

(3)密切聯係職工。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樹立群眾觀點,執行群眾路線,時刻把職工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深厚的感情、滿腔的熱情,密切與職工群眾的聯係。深入職工群眾特別是困難職工群眾之中,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心裏裝著職工群眾,凡事想著職工群眾,一切為了職工群眾,努力為廣大職工多辦實事好事,使企業工會組織真正成為“職工之家”,企業工會幹部真正成為“職工之友”。

(4)敢於善於維權。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作為企業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旗幟鮮明地支持改革,旗幟鮮明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學習和掌握工會的基礎理論和各項專業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各種複雜問題的能力,增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本領。認真貫徹“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努力使維權工作聲音更響一些、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得力一些、效果更明顯一些。

(5)積極開拓創新。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勇於實踐、銳意創新,立創新之誌,鼓爭先之勁,謀發展之策。加強調查研究和理論政策研究,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工會工作的規律,破解工作難題,在創新中推動實踐,在實踐中堅持創新,不斷創造新形勢下中國特色的工會工作思路、機製、方法和載體,開創企業工會工作的新局麵。

(6)求真務實、廉潔。堅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努力解決廣大職工迫切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想幹事、會幹事、幹一行、愛一行,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傾向和機關化、行政化的作風。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加強廉潔自律,自覺抵製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響和侵蝕,永遠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樹立企業工會組織和企業工會幹部良好的社會形象。

企業工會幹部隊伍的能力建設

2005年召開的全國工會組織工作座談會提出要不斷加強工會幹部的能力建設,把工會幹部培養成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和協調勞動關係專家。這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對工會組織和工會幹部的必然要求,是建設高素質的工會領導班子和工會幹部隊伍的重要措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企業工會要緊緊把握住這一新要求,努力建設一支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紮實過硬的業務能力、牢固堅實的群眾觀念、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的工會幹部隊伍。要按照工會工作專業化、工會幹部專家化的要求,下大力氣提高企業工會幹部判斷形勢的能力、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服務大局的能力、依法辦事的能力,努力使企業工會幹部成為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和協調勞動關係專家。

(1)圍繞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開展工會工作,要著力增強企業工會幹部服務大局、推動發展的能力。團結帶領職工積極投身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是新時期企業工會幹部肩負的曆史使命。黨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都是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包括工人階級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發展是實現人民根本利益的關鍵,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推動經濟和社會全麵發展是新世紀新階段工人運動的主題,企業工會組織隻有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開展工作,才能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證工會事業健康發展。

因而,進一步增強服務大局、推動發展的本領,就成為對企業工會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第一要求。企業工會組織要服從和服務於推動發展這個大局,開展工作不忘發展的大局,把推動本單位的發展作為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眼於工人階級隊伍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著眼於工人階級先進性的發揮和發展,著眼於職工群眾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全麵發展,不斷創新工作形式、豐富工作載體、提高工作實效,充分調動、激發和保護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和凝聚廣大職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動建設一支宏大的職工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勞動大軍,為加快經濟和社會的全麵發展建功立業。

(2)圍繞鞏固和擴大黨的階級基礎開展工會工作,要著力增強企業工會幹部團結、凝聚、組織職工的能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離不開深厚的階級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不斷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廣泛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企業工會要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加大工會組織建設的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團結和凝聚在黨的周圍,不斷鞏固工人階級的團結統一。這是企業工會所有工作和一切活動的基礎,也是企業工會組織服務於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手段。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生活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職工隊伍發生了重大變化,非公有經濟單位職工和進城務工人員成為工人階級的新成員,但他們中相當一部分還沒有被組織到工會中來,迫切需要工會進一步增強團結、凝聚和組織職工的本領,積極探索有利於把職工組織起來的形式、方法和途徑,不斷擴大工會的覆蓋麵。為了更廣泛地團結、凝聚和組織職工,企業工會要設身處地為職工群眾辦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加入工會組織的好處,進而把職工吸引到工會中來,不斷提高他們的階級意識和會員意識,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企業工會幹部隻有不斷提高做好職工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善於與職工群眾打成一片,廣交職工朋友,才能最大限度地贏得職工群眾的信賴與支持,把他們組織到工會中來,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