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二章 豐厚的收獲(1 / 3)

屍體實在是太多了,盡管有百姓相幫,也是花費了好幾天方才處理完。當焚燒屍體時,那臭味在幾十裏外都能聞到,在撒馬爾罕就更不用說了,臭不可擋,讓人受不了。

之所以焚燒是因類天氣熱,屍體不能放得太久,挖坑的話,要浪費時間。臭氣難聞之下,百姓擁來,向陳晚榮請求土埋,他們願意出力。

陳晚榮欣然同意,在城外挖了好幾十個大坑,把屍體扔在裏麵,用土掩上。沒多久,城下就有幾十個土包,好象小山丘似的,尉成奇觀。

當前最緊要的事務是處理政務,陳晚榮見處理屍體一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大是放心,這才進城去了解情況。陳晚榮趕到撒馬爾罕,立即投入戰鬥,對撒馬爾罕根本就沒有來得及了解,現在進城,方才有機會仔細了解。

寬闊的街道,宏大的城市,櫛次鱗比的民居,比起長安遠為不如,在中東也算是難得的大城市了。

最讓陳晚榮印象深刻的是行人如梭,個個臉上帶著喜悅,一見陳晚榮之麵,無不是欣然高吼一嗓子:“大唐萬歲!”

古太白攻下撒馬爾罕以來,倒行逆施,一是掠人為奴隸,賤價出賣。二是強迫這裏的百姓改換信仰,要他們信奉穆斯林,要不然要砍頭。在高壓下,百姓不得不表麵上念《古蘭經》,心裏卻是在痛罵安拉不是東西,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古太白倒黴,巴不得大食帝國完蛋。

現在,唐軍把幾十萬大食軍隊殲滅在城下,這本身就讓百姓高興的了,他們對唐朝有著很高的期待,見到陳晚榮這個監軍,哪能不興高采烈的。

“大人好!”不少人向陳晚榮致意。

陳晚榮沒走多遠,後麵就跟了一條長龍,百姓聞訊趕來,相互之間詢問唐朝會出什麼樣的政令。這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有個老者,頭發斑白,越眾而出,攔在陳晚榮麵前:“請問大人,大唐將如何對待我們?”

這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老百姓緊盯著陳晚榮,期待他的回答。

陳晚榮嗬嗬一笑道:“老伯,你這不是明知故問麼?”

“明知故問?”老者很是糊塗。

陳晚榮提醒他一句:“自從大唐與大食在撒馬爾罕大戰以來,大唐的軍隊可曾滋擾你們?可曾強迫過你們?”

“沒有!”哥舒翰深知得到民心才能長久立足的重要性,嚴格約束唐軍,並沒有發生滋擾百姓的事情,老百姓齊聲回答。

陳晚榮再問道:“老伯,我是大唐的大官,你們跟在我身後,我沒有派人把你們趕走吧?古太白在的時候,你們能跟在他身後,走這麼長一段路麼?”

“不能,不能!”老者明白過來,不住道:“他掠人為奴,我們是巴不得離他遠遠的,哪敢跟在他身後。”

僅這兩樁就足以獲得老百姓的好感,跟在身後的百姓又是齊聲高喊:“大唐萬歲!大唐萬歲!”

陳晚榮抱拳一揖道:“各位,我馬上就會把大唐的措置寫成榜文,公示給你們。你們可以來看,若有問題,盡管提。”

“好!”隻有一個字,卻是異樣精彩,帶有無盡的喜悅與期待。

陳晚榮沒有說假話,來到帥府,立即召來人手,要他們用大食文字寫榜文,把唐朝的新政全寫在上麵,張帖各處。

新政主要有幾條,一是廢除奴隸,不得蓄奴,不得買賣人口。

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國就廢除了奴隸,不過,那時仍有“官奴”存在。曆史過去上千年,到了唐朝,奴隸幾乎沒有了,雖有“昆侖奴”一說,依陳晚榮在長安的見聞,主人對他們跟兄弟似的,一點也沒有虧待他們。

用現在的話來說,唐朝在“人權”方麵遠遠走在世界前列,這是唐朝封建社會的先進性。

中東地區就不同了,很大程度上存在蓄奴問題,不過,比起吐蕃那種嚴重程度又有所不如。這一政令的下達,奴隸們當然是最為開心了,他們是全力支持唐朝的。

不僅奴隸支持,就是普通百姓也支持,因為自從古太白來了以後,掠人為奴,平頭百姓往往搖身一變,成為奴隸,撒馬爾罕城裏就有規模不小的奴隸市場,奴隸給押到這裏叫賣,好象叫賣牲口似的。

奴隸是廉價的勞動力,那些富戶大肆購賣,這在一定程度是加劇了掠人為奴。最重要的是,先知起兵後,雖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本身就是一個奴隸色彩濃厚的政權,積蓄奴隸就是其一項職能。

撒馬爾罕是新征服之地,在這裏掠奪人口,把平民變成奴隸就是一個重要目標,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人人自危,誰也說不清楚哪天自己就成了沒有自由的奴隸。

這道政令一出,百姓就大為放心了,不用再擔心自己會成為奴隸。如此一來,隻有那些從奴隸得到好處的大戶不支持了,他們人數少,陳晚榮要收拾他們是很簡單的事情。

二是廢除特權,所有人平等,所有民族平等相處,不得欺淩。

這一點,不過是唐朝內地政務的照搬。因為唐朝社會製度的先進,再加上唐太宗開始時的所有民族平等策略,使得唐朝廣受少數民族的喜愛,哥舒翰、高仙芝這些少數民族在唐朝可以擔任重要軍職,成為傳世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