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楊所修卻拿對付過張居正這等大拿的絕招來對付崔呈秀四人,崔呈秀四人何德何能啊,居然和老張享受了同等待遇,簡直就是殺雞偏用宰牛刀!
楊所修的突然攪局,不僅閹黨驚詫,東林黨震驚,連朱由檢都不由蒙了一個逼,他真是完全沒想到啊!【隻能他在現代太過不學無術,楊所修彈劾崔呈秀可是明史記載的真實事件】
楊所修以“不孝”為名彈劾崔呈秀四人,崔呈秀四人即使心中有千個不甘萬個不願,也隻能按照官場慣例老老實實出列,叩首道:“罪臣知罪,乞懇回鄉守製以全孝道,望陛下恩準!”
隨著四人話音落下,滿朝文武的目光都看向朱由檢,猜測朱由檢是選擇“奪情”還是“準奏”。
實話,朱由檢認為這種爹媽死了官員必須回家守孝三年的規矩很不人道:人爹媽死了,本來就已經很悲痛了,還要剝奪他為國效力【貪汙腐敗】、為君分憂【大撈錢財】的權利?!
但朱由檢並不打算改變這條規矩,曆朝曆代皇帝都對這條規矩推崇備至不是沒有理由的,畢竟古代官員可是沒有退休製度的,如果權臣當政,他就能一直幹下去,直到死為止。
但有了丁憂製度,皇帝就有了讓權臣滾回家去的理由,即使權臣賴著不走,經過奪情之後,權臣的名譽也將受到極大的損害,皇帝再來對付他就容易多了。
崔呈秀不是張居正,也不是威壓皇帝的權臣,他僅僅是魏忠賢的心腹死黨而已,在閹黨都不能坐上頭把交椅的人物,朱由檢當然不會對他動用“奪情”的權力。
朝堂上目睹這一切的魏忠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因為崔呈秀已經是他最後的一張牌,如果崔呈秀都被趕下台的話,那麼他魏忠賢,就真真正正成為一名孤家寡人了。
隻是讓他難以理解的是,楊所修既不是閹黨也不是東林黨,平日裏跟自己毫無過節,現在突然跳出來,必定受人指使。
而能指使楊所修的人,有且隻有一個——皇帝。
魏忠賢目光複雜地看了一眼高坐禦座之上的皇帝,似乎在:皇帝,你真要置我老魏於死地不成?我對大明可是忠心耿耿的啊!你當初繼承皇位那麼順利,皆因我從未設置障礙之故。如今可好,你坐穩皇帝位了,就要對我老魏卸磨殺驢了?
朱由檢自然也感覺到了魏忠賢的幽怨目光,但他心中沒有一絲愧意。
君王本來就是一種善於忘恩負義的生物,不懂得忘恩負義的君王,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
商鞅變法讓秦國成為戰國至強者,但新秦王繼位之後,他完全繼承了商鞅的法,給商鞅的回報卻是車裂於市;
晁錯為漢景帝獻上《削藩策》,令得中央集權更加鞏固,但漢景帝為了平息諸王之怒,給他的回報是腰斬於市;
竇嬰不惜丟官拚命阻止竇太後立梁王為皇太弟,令劉徹得以順利登上皇位,但劉徹給他的回報是斬首示眾……
而今魏忠賢寄望於輔佐皇帝順利登基就能得到皇帝的寬容對待,實在是過於真了,根本就是不懂政治的傻逼行為,所以他這一刻才分外心寒,後悔,乃至絕望。
朱由檢沒有搭理魏忠賢的幽怨,輕飄飄的了一句:“準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