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詫異的道:“既然陛下也認同臣之作為,為何不讓臣繼續幹下去呢?隻要陛下如先帝一般信重臣,臣必竭盡所能,永保大明江山。”
朱由檢搖搖頭道:“時移世易,朕不是皇兄,不可能給予你如此巨大的信任,東林黨也非常明白這一點,隻要你尚在朝堂,就會成為東林黨眼中的一根刺,非拔之而後快不可。
如此,東林黨就會為了將你趕出朝堂而不斷上書彈劾,而被東林黨人打為‘閹黨’的文官們,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定會與東林黨作殊死搏鬥。
倘若朝堂之上盡是朝爭與攻訐,那麼就沒有人再專注於朝政,麵臨嚴重內憂外患的大明,還經得起這般折騰麼?”
魏忠賢沉默了,皇帝把話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隻要他魏忠賢還屹立在朝堂上,那麼東林黨和閹黨這兩大政治集團勢必為了黨爭而無所不用其極,反而官員們自己的本職工作,倒是無人關注了。
如果大明尚處於盛世之時,兩黨朝爭隻是疥癬之疾罷了,傷不了大明的根本;但此時卻是大明危機深重、內憂外患的時期啊,無休止的黨爭隻會耗盡大明的精力,讓大明積重難返,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唉!”魏忠賢長歎一聲,淒然道:“老臣明白了,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老臣甘願認罪伏法,惟願陛下看在老臣對大明尚有幾分功勞的份上,能善待本家,還有客氏。”
朱由檢聞言有些驚異:朕何時過要殺你魏忠賢這狗東西了?
不過想想也明白魏忠賢為何如此悲觀了,這些自己打壓魏忠賢確實狠了些,把魏忠賢給折磨慘了,令他誤以為自己必死無疑。
朱由檢搖頭失笑道:“魏公公無需如此悲觀,你為大明做事,朕總不能讓你沒了下場吧。過些日子,你便自請去鳳陽守陵吧,好好保重身體,也許有朝一日,朕還要用到你這把犀利無比的刀呢。”
“嗷嗚……”
誰也沒有想到,當朱由檢明確表態不殺魏忠賢後,魏忠賢竟然嚎啕大哭起來,哭的那叫一個撕心裂肺,死去活來。
魏忠賢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哭起來的樣子自然好看不到哪裏去,鼻涕眼淚橫飛,倒是把朱由檢好一陣惡心。
朱由檢不得不一陣好言相勸,魏忠賢這才漸漸收斂了哭聲,感激涕零道:“陛下的大恩大德老臣無以為報,老臣願意辭去所有職位,立刻前往鳳陽,守衛皇陵。”
翌日,魏忠賢果然辭去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和東廠提督的職務,並自請南下鳳陽守衛皇陵。
臨走前,很識時務的魏忠賢把自己的家產八十萬兩白銀全都捐獻給了內帑,兩袖清風離開了京城。
由此,大明新的一頁,翻開了。
注:有人魏忠賢抄家抄出千萬家財,如果是真的崇禎還會窮得當褲子嗎?明史樊維城傳中“忠賢所積財,半盜內帑,籍還太府,可裕九邊數歲之餉”。這明魏忠賢有錢,可這錢哪兒去了呢?
沒錯,就是補貼國用,置辦軍需了。袁崇煥奏章中稱“關內外禦敵之伏甲軍器馬匹懸簾等項,俱以家資置辦,日逐解來,又助軍需”。在啟六年、七年魏忠賢都因以家資讚助軍需而受到表彰。
聽起來讓人難以置信,卻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