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對東林黨近來的串聯行動自然早有察覺,所以他才要趕在和東林黨爆發衝突之前搞定鄭芝龍。
隻要鄭芝龍願意支持他的開海政策,他完全可以利用鄭芝龍的海軍封鎖沿海,使東南走私海商世家“片帆不入海”。
不過鄭芝龍如此重要,還是必須對他有所製衡的,所以朱由檢還專門搞出東南西北四海巡察使來。
他打算任命鄭芝龍為東海巡察使,楊生為南海巡察使,李魁奇為西海巡察使,許心素為北海巡察使,讓他們各管一片海域,相互競爭,相互製衡。
除了抬舉楊生、李魁奇、許心素以製衡鄭芝龍外,古代屢見不鮮的質子製度,朱由檢也打算拿來用一用。
朱由檢裝作關心鄭芝龍道:“聽鄭卿娶了一個日本女人為妻,還生下一個長子,居住在日本?”
鄭芝龍頓時感覺一盆冷水澆下來,皇帝老兒這是幾個意思,難道要老子送質子入京?
不過鄭芝龍乃性涼薄之人,他認為自己還年輕得很,日後還會有很多兒子,送一個兒子入京為質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他老實回道:“回陛下,臣娶的第二任妻子確實是一名日本女人,生有一名長子,取名鄭森,今年已有四歲了。”
朱由檢意味深長的道:“四歲大了呀,鄭卿如今已是朝廷命官,再非當年顛沛流離之窘境,有沒有想過把鄭森接回大明撫養?畢竟鄭森身為愛卿長子,於蠻夷之地長大,並不利於孩子的啟蒙教育。”
鄭芝龍沒有多想,回道:“回陛下,臣確實有意將犬子接回大明,請海內大儒教導之。”
朱由檢點頭笑道:“鄭卿如此作想甚好,鄭森今年才四歲,如有良師教導,將來必是大明的棟梁之才。若朕之皇後將來誕下長子,鄭森可為王子伴讀,一起讀書進學。”
鄭芝龍聞言大喜,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前程已經足夠遠大了,但長子鄭森,貌似前程還要遠勝於己呢。
皇後誕下的長子,按照大明的立嫡製度,十有八九便是大明的太子,未來的子。
倘若森兒能順利成為太子的伴讀,那便是太子最鐵杆的嫡係,按照一朝子一朝臣的法,日後太子一旦登基,那森兒的前程肯定是無比遠大,即使入閣為相也不是奢望啊!
鄭芝龍再次伏倒在地,發自內心的道:“臣代犬子,叩謝皇恩!”
朱由檢也非常高興,鄭森可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呢,雖然鄭成功曆史上並未達成驅逐韃虜的理想,但他無論是海戰還是陸戰,均是當代最強戰將之一。
最重要的是鄭成功對大明忠心耿耿,即使父親鄭芝龍投降滿清,鄭芝龍仍然不為所動,一意抗清,使用起來可比鄭芝龍放心多了。
而且朱由檢還有一個想法,漢武帝不是自便把霍去病帶在身邊教導,從而把霍去病培養出千古名將嗎?
他也想嚐嚐名將養成的滋味,把鄭成功培養成海戰無敵的千古名將,不讓漢武帝專美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