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情字一道傷了誰(1 / 2)

夫子當年重新校訂《詩經》並且評價說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充分說明了從上古起,先民的思想感情就比較充沛,至少來說對於情字一道的思想感情是比較充沛的

這世界上知道的越多的人,通常都顯得比較煩惱,大概是因為知道的的越多才發現問題永遠比方法多,於是這樣就會顯得更加的無知

誦讀夫子經典的士子更是如此,有事沒事就對著秋月,對著山花傷春悲秋,說些別人都聽不懂的話,耿浩曾聽父親厭惡的說,這些有事沒事就在那裏亂嘰嘰喳喳吵的讀書人就該拉出去戍邊,或者下田種地,但凡是有點事幹的人,哪裏有時間在那裏沒事瞎比比,都是閑的,什麼一旨金榜動京城,重文輕武都是天下人給慣的

現在的溫儉讓在耿浩眼裏就是這個樣子,自從聽到冉應天的話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總是感覺世上的事全都是如此的相似,一前一退全是不易,十年前身為江湖人的冉應天麵對的是這般的難題,十年之後的自己遇到的同樣還是這樣的難題,一個人給不了,一個人等不起

又是一口烈酒下肚,思緒便轉的更快,回望關外之地,不禁有些失落,那裏還有一個叫青蘿衣的女子為了自己一個承諾在苦苦等待

一旨金榜動京城,得了不難,怕的隻是時間太久,如冉應天那般十年歸家,別的不消說,隻怕那位瘦的如同北地蘆葦蕩的女子早就已經香消玉殞,這驢蛋蛋的老天爺,難道就真的一點不給世上真正有情的人一點機會?

笑著不顧身旁佳人的勸阻,冉應天親自給溫儉讓添酒“今天難得遇到有緣人,索性就喝個盡興”

女子看向對桌年紀相仿的秀才和少年郎,麵色有些靦腆,不好意思的臉紅,在別人麵前管束自家男人,實在是有些抹不開麵子

冉應天看到柳小環的反應哈哈大笑“這位小公子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不介意聽我一言?”

溫儉讓聽到冉應天的話,眼神灼灼的看向他,這是個過來人,看的比身在此山中的自己更加的透徹

“這世上的話,每個人聽了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剛才那番話,經曆相似的人聽到了,句句話誅心,倘若是無此般經曆,那就形同放屁,小相公你也不必在意,這世上並非沒有那癡情之人,不是還有那牛郎織女,雷鋒白蛇的傳說嗎,因人而異,所有事情,用心做過了,仰俯間就無愧於天地,無愧於人,至於別人的評說,或許也就顯得不再那麼重要了,人間處處有驚喜,你怎麼知道下一個梅子不是甜的”

耿浩哈哈大笑,一記刀鞘敲在溫儉讓的頭上“聽到了嗎秀才,兄台這一番解釋倒是極妙,比那些腐儒說的簡單易懂”

溫儉讓也不搭話,留耿浩和冉應天在那裏觥籌交錯,自己實在是做不到如同江湖人這般灑脫豪氣,至於牛郎織女,雷鋒白蛇,雙人化蝶的傳說,哪一個結果深究起來不都是悲劇,實在是這種好的東西太少了,才引得世人共舉側目,願望是美好了,隻是現世,哀歎一聲,他娘的不提了

耿浩曾經在自家武庫裏看到過一本拳譜,名叫七傷拳,修練大成有開碑裂石,斷流搬山之能,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先傷己,再傷人

一句招式總綱倒是道盡了這天下有情之人的無奈之事,情字是一把雙刃劍,先傷人者必先傷己,最後搞得兩人都是遍體鱗傷,原本恩愛無比,到最後天涯相向,形同陌路,感情這種東西最是玄妙,不可深究,於是終南山那群全真教道士和淨土寺那群和尚雖然在教義上各不相同,互有辯駁,但是在情字上倒是出奇的說法一致

道士說,天道無情,倘若要追求那至高的金丹大道,羽化飛仙之法,必要先割斷情絲牽絆,這玩意最是害人,倘若是生了便心魔漸生,修道不真,至於淨土寺的那群和尚總是開口閉口阿彌陀佛,揚言成佛者必先苦己,菩薩,羅漢及諸般佛祖,聽說過救苦救難的,卻不曾聽說過成人之美的

“兄台,你是過來人,你說這情字一道苦了誰?”耿浩有些好奇

一口將麵前的烈酒飲下,冉應天回聲”要我說,兩個人都苦,若說最苦的,隻怕是最認真的人,怎麼說起這個了,不提了,不提了,說這等傷心的話題作甚,換個說的”

冉應天看到溫儉讓的反應,看了耿浩一眼,知道火候估計差不多了,也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便轉移話題

“說一個異事,那還是在幾年前,我在涼州遊曆時於那大漠之中見到過一個白衣白發女子,在那黃沙滾滾的荒漠裏甚是矚目,她對著南方之地眺望,一站就是半個月,我聽往來的駝商說,這個女子老早就呆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