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王道與霸道(2 / 2)

耿浩抱拳回禮“有勞將軍”鍾嶸也不搭話,隻是點著頭嗯了一聲,自己與這位世子的關係隻是不鹹不淡

耿浩也不介意,父親手下的老部下一直都不怎麼瞧的起他這個靠祖上餘蔭躺在功勞簿上張等死囂張跋扈的世子,堂堂世子學習武藝這本來沒有什麼,隻是非要參與到江湖之中,卻委實不妥,耿家一門兩將軍的威名,怕是要斷送在這位世子的手裏,並州四十萬虎賁的前途危矣,索性眼不見心不亂

當年從涼州玉門關外戍邊回來,自己向耿江流提議要練刀,他也不阻止,隻是說了一句,前途都是自己搏來的,沒有誰天生就該享福,為將之道,敢同士兵一起衝鋒陷陣的將軍才是天生將種

反而是身邊的人強烈反對,說一個堂堂的並州世子,放著好好的家業不要,不去學王道,思量著怎麼對付朝廷的詰難,反而非要學那江湖莽夫才用的霸道,就算最後當上了武林第一,到頭來又能有什麼出息

王道與霸道,這是千年以來幾教爭論不斷的國術命題,上承三皇五帝,春秋由法家兵家儒家墨家道家掀起,幾乎被當年的諸子百家全部都爭論了一個遍,可是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究竟哪一個才算的上是人倫治世之禮

曆史上的王朝覆滅背後也未嚐沒有這些爭論的影子

法家重霸道,儒家提王道,道家說帝道,三者爭論不休,將天下化為一盤棋,轉手之間變成了天下豪傑的逐鹿廝殺,問鼎中原

當年大秦帝國以霸道建國,稱雄一世,壓的七國諸侯餘孽不敢亂動,後來還是儒與道連手製衡,才使得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第一帝國分崩離析

法家剛剛反應過來支持西楚霸王項羽,卻又被儒道兩家給撲滅,一代天驕烏江自刎

而後大漢朝建立,最初是道家占得上風,黃老之說一時間在大漢國上下盛行,被壓製的儒家不甘心,轉而支持當朝皇子劉徹,一經登基,僅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條就讓王道占了上風,統治天下又是幾百年

再接下來,三國魏晉,三家你來我往,不分高低,道家看到帝道無望,反而追求起長生之學,妄圖建立一個仙國,於是江南太一與秦州全真教建立,儒家在後邊串通後來的佛教才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太=台煙雨中的浩大殿堂一說,到武宗滅佛,佛學方息

而今江湖上,隻有淨土宗這一個大乘禪院和吐蕃大昭提寺佛學鼎盛,高手輩出

至於說西方有國,僧人口中傳說的孔雀王朝布金寺又與賀京吐蕃不同,他們修習天竺秘法,尊崇小乘佛教主張度己成佛,而非度人成佛

話說回來,耿浩曾經問過自己的父親耿江流,這世上難道就沒有用霸道成功業,而用王道治太平的嗎?

耿交流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緩緩的吐出一口氣重重的說有,不過都死了,一個是秦王嬴政,以霸道得天下,未實行王道便死在路上,另一個是西楚霸王項羽,霸道未成,時不利兮雅不逝,被逼的烏江自刎

由霸道入王道,這是一條很困難的路,凡是走上去的人都沒有過好下場

天下道路眾多,但是提供耿家所走的已經是寥寥無幾,而今耿家已經別與選擇,若是他敢修習王道,換成全天下來看,並肩王這就是要裂土封國的前兆,當今天子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現在的耿家和皇家保持在一個很微妙的關係,什麼交易都是暗地下私自進行的,大多數時候甚至是靠人命來填的,天子封八大柱國,無疑是在針對耿家,封爾朱榮為護國公也是相對於耿江流這個一字並肩王

耿浩在並州軍眼裏隻是個浪蕩世子,軍中究竟有多少人真的服他?耿江流死後這個軍心究竟還能不能聚的齊?現在都是一個問題

生活,說到底真的很難啊

溫儉讓和蓬萊刀客說過幾句話之後就站在旁邊什麼都不說,反而對與那個牽馬的老士卒多看了幾眼

能讓耿浩這個世子如此重視的人必然是不簡單的

耿浩看到溫儉讓在看老蒼頭笑著拉過他給溫儉讓介紹“這可是那時在玉門關外和我一起戍邊的老卒,當時我都被沙子給埋了幾次,世子的身份在那種環境下屁都不頂一個,是老蒼頭從沙子裏,把我從一捧一捧黃沙給刨我出來的,老蒼頭話不多,就是愛和一點酒,有點貪杯,為人還惜命,敵人來了,跑的跟兔子一樣快,當時就敢把本世子一個人扔在那茫茫沙漠之中的,全並州,也就老蒼頭他一個人幹的出來,換了別人我非扒了他的皮”

溫儉讓對著老蒼頭笑了笑,老蒼頭嘿嘿的露著大黃牙回敬溫儉讓,溫儉讓看到耿浩說到這裏的表情更是哈哈大笑,絲毫沒有怪罪這個老卒的意思

溫儉讓有些遐思,能讓耿浩說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讚揚,那裏邊塞的風光,該是有多壯美,想來必然是鐵與火的交織,英雄與美酒的壯歌

也隻有老蒼頭才知道,那裏曾經有一個落魄的世子和一個缺牙的老卒在麵對漫天的風沙,迎風撒尿,比誰尿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