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商務樓宇黨建“排頭兵”——葉青大廈黨建模式解讀(2 / 3)

魯礦集團、韓泰輪胎等一批企業紛紛成立黨組織。原駐廈企業世紀思特公司因自建辦公樓,於2007年6月搬出葉青大廈,但該公司黨支部和黨員與大廈黨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臨行前向大廈黨委提出:“雖然我們人走了,但是能不能不轉黨組織關係?這裏是我們的娘家。”應他們的要求,葉青大廈黨委將該黨支部保留下來,一直延續至今。

——葉青大廈黨委組織設置模式,突破了以往按上下級隸屬關係和行業歸口設置黨組織的傳統組織架構,構建了以樓宇為單元的立體開放的基層組織體係;突破了各企業單位黨組織獨立的靜態管理模式,完善了樓宇一體的黨員管理機製,為有效開展樓宇黨建工作奠定了基礎,是對傳統黨組織設置模式的一種創新。

製度創新——增強樓宇黨建發展後勁

葉青大廈黨委成立之初,實行“黨委委員席位製”。由於黨員分布在不同企業且相互不了解,不具備投票選舉的條件,為此,黨委將每個黨支部的書記都列入黨委成員,由上級黨組織任命;黨委副書記人選則按照“企業出任製”方式產生人選,即依據企業規模和影響力、黨員數量等因素,首先確定產生黨委副書記人選的企業,然後再推薦具體人選,報上級黨組織任命。這樣,既保證黨委決策貫徹到各支部,又能使黨委決策體現大多數黨員的意願。

葉青大廈黨委注重製度建設,製定完善了一係列頗具特色、符合樓宇黨建工作的製度,包括黨建工作經費預算審批製度、黨建工作考核製度、發展黨員工作製度、組織生活製度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出台的《黨員民主議事規程》,涵蓋了黨員權利、議事規則、權利保障、推優入黨及評先評優、換屆選舉等各個方麵,內容詳盡、完善,為全麵落實黨員民主權利提供了製度化、程序化的保障。這項製度落實了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激活了黨員個體細胞,營造了濃厚的黨內民主氛圍。這種“開放式”的黨員民主議事機製,讓一些抱有成見的年輕員工對黨組織有了新的認識,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製度建設,是推進非公黨建工作規範化的有力抓手,是黨建工作的活力之源。葉青大廈黨委突破了各單位各自為政的分散的黨建資源配置方式,根據樓宇黨建的特點,創造性地進行製度建設,搭建了統籌集約的黨建工作平台,使樓宇黨建從本質上更具有靈活性、吸引力和凝聚力,展示出強勁的發展後勁。

活動創新——為樓宇黨建注入活力

葉青大廈黨委針對各入駐單位黨組織活動經費有限、陣地小、活動少的實際,整合駐廈企業的人員、場地、經費等資源,專門設立了300平方米的黨員活動中心,向大廈各黨組織免費開放,同時,每年投入黨建活動經費100萬元,定期組織開展“市場論壇”、“信息互動沙龍”以及各種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不僅豐富了駐廈員工的業餘生活,而且營造了積極向上、和諧友愛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