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三節 坦能堡俄德鏖戰(1 / 2)

英國和日本目瞪口呆的看著國防軍兵不血刃的占領了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成功占領的青島,但是也沒有辦法非議中國方麵。一來中國是收複國土。二來是德軍在遠東的軍事存在確實已經終結,連德軍戰俘都交給了英國軍隊押送到印度的戰俘營去關押。

英國拔除德國遠東勢力的目的達成,雖然麵子上不好看,但是此刻的歐洲已經殺得血流成河,那裏還顧得上這點麵子問題。日本最是灰頭土臉,圖耗軍費,損兵折將,卻一無所得。連累林權助這位當初和中國方麵打賭的資深外交官不得不引咎辭職,回國之後還差點被一般激動的下級軍官給天誅了,林權助不得不移居國外,到美國去暫住,一代外務精英就此遠離政壇。

英國日本都知道現在的中國可不是好相與的,至於青島這塊地方既然對方吞下去了還是大方點承認好了,戰後再計較也是可以的,無論如何不能這時候把中國給逼到德奧一方去,不然俄國可能要顧及遠東地區,而英法的印緬、安南都在中國的陸軍攻擊範圍內,連日本都得考慮自己的韓地殖民地和關東州的安危,於是青島問題在幾個列強的默認之下也就這麼含混過去,中國恢複在青島行使主權成了一個大家默認的事實,甚至連德國人也感謝中國沒有用那種可怕的燃燒*彈玉石俱焚,肯普夫怎麼也忘不了南炮台飛上天空的那一幕,如果有足夠的燃燒*彈恐怕就算是君士坦丁堡也會被燒成一片死地的。

與此同時,坦南堡戰役(也稱為“坦能堡會戰”、“坦嫩貝格戰役”)也在地球的另一邊爆發了,這次戰役是在1914年8月17日至9月2日爆發的。坦南堡戰役是東線的首場戰役。

德軍有自己的施裏芬計劃,而奧軍也有兩個計劃。一個計劃是設想隻同塞爾維亞打仗,把奧地利六個集團軍中的三個集團軍用來進攻塞爾維亞,其餘三個集團軍用於加利西亞以擋住俄軍。另一個計劃是同俄國和塞爾維亞兩國作戰,在這種情況下隻派兩個集團軍進攻塞爾維亞,四個集團軍則駐守加利西亞戰線,反正以哈布斯堡的智商也就能算六以內的加減法而已。

東普魯士由堡壘地帶拱衛,意在防止俄軍越過波蘭邊境前進。沿著維斯瓦河上遊和省會柯尼斯堡周圍構築了堅強的據點。穿過東部邊境就是五十英裏寬的馬祖裏湖,成為嚴格限製俄國進犯道路的天然障礙。奧地利利用喀爾巴阡山脈,從克拉科夫經過倫貝格(現在的利沃夫)到羅馬尼亞邊境,設置了築壘防禦工事。在俄國和它的波蘭省之間,在平斯克這個中心的周圍,都是普裏皮亞特沼澤,有三萬八千平方英裏的沼澤地、雜樹叢和幾條泥土道路。

一直到1913年都擔任俄國參謀總長並將統率參戰軍隊的伊凡?吉林斯基將軍,向法國保證,動員後兩星期,八十萬俄軍就會作好戰鬥準備。到了8月中旬,有六十五萬多人已經準備就緒,這一業績使德國人感到驚愕和擔心。初期德國在西線的輝煌勝利,引起法國人連續懇求俄國打擊敵人。

戰爭爆發後僅兩天,法國使者莫裏斯?帕萊奧洛格就敦促俄國人在東普魯士發動攻勢。沙皇的伯父、總司令尼古拉大公,是一位專心致誌的親法者,他向大使保證說,“我甚至可以不等我的幾個軍全部集合。我一感到足夠強大,我就進攻。”可是,這位熱心的俄國人,忽視了為他們的軍隊準備充分的食物、補給或運輸工具,或者說他們總覺得這些灰色牲口吃點草也可以湊合著用。

吉林斯基的兵力共計三十個步兵師和八個騎兵師,分成兩個集團軍,由亞曆山大?薩姆索諾夫將軍和帕維爾?倫南坎普夫將軍統率。倫南坎普夫統率第一(維爾納)集團軍,薩姆索諾夫統率第二(華沙)集團軍,都以他們的城市基地命名。

為了侵入東普魯士,這兩個集團軍都必須走馬祖裏湖區域兩邊的固定路線,倫南坎普夫沿著北部邊界前進,於8月17日越過邊境,薩姆索諾夫則預定兩天後尾隨前進,取道南部邊緣地區。德國人也沒閑著,他們用從中國標準工業引進的電訊設備開始監聽俄軍的無線電信號,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不是俄國人的密碼太過精深,而是,而是這幫家夥根本就沒有用密碼,完全是民用的標準代碼在發電報,難道俄國人買無線電收發報設備的時候,銷售商沒有告訴他們關於無線電通訊的保密性問題嗎?其實俄國人的電報設備是英國提供的,英國人在國際貿易中一貫的留一手的作風發揮了作用,他們根本沒有把密碼機給俄國人提及,所以俄國人傻兮兮的用上了高科技,完全不知道德國人手裏的作戰計劃比起他們總司令手裏的還完善及時,連語法錯誤都被細心嚴謹的德國參謀給修改好了。

關於俄國人正在傳送非密碼電訊的報告,受到德國高層軍官的深切懷疑。隻有霍夫曼相信這不是一項策略——他在滿洲看夠了俄國人的散漫情況。在一位已死的吉林斯基參謀人員俄國軍官身上發現的文件中所透露的設計的路線和部署,和被截獲的這類電訊相一致。俄國野戰軍隊是沒有密碼或密碼人員的。俄國高級統帥部似乎沒有想到過需要訓練擔任這種任務的報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