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五十四節 元首親臨海原縣(2 / 2)

在巨大天災麵前,靜寧縣知事周廷元做出了巨大貢獻。就在地震不久,他就下令當地警察和預備役士兵衝入民居,將人們帶離危房。在整個縣城成為廢墟的情況下,帶人救出了1100名傷員,為3000多災民提供賑災。

相比周廷元的所作所為,更讓金樂婷他們吃驚的事情是發生在12月18日中午的事情。正在他們餐前禱告,拿起刀叉準備享用今天的第一頓食物的時候,周圍突然變得嘈雜起來,似乎有很多的中國人在大聲的召喚,不過不太懂漢語的金樂婷他們並不能馬上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不過這兩天的經驗讓她明白並非餘震來襲。

“神父、金修女,快來看啊。”教堂收養的一個中國男孩陳虔誠敲門的同時大聲的招呼“是元首,元首他真的來蘭州了,就在機場進城的路上。”

金樂婷和鮑比牧師站起身,跟著陳虔誠一起出門上街,果然在街道兩側已經有很多的中國人聚集在一起,大家都在談論著,說大元首閣下今天上午已經抵達蘭州機場,現在正在進城,他是來親自帶領國防軍和老百姓搶險救災的。鮑比和金樂婷都覺得這有些不可思議,就算是英國和美國也沒有國家元首放下國務,親自前往災區的先例,何況這個掛著民主牌子卻近乎獨裁統治的帝國。

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傳言是真實的,因為他們很快就看到了一個車隊進城了。在先導車後麵的一輛軍用越野車上,吳宸軒頭戴鋼盔,穿著一身國防軍的作訓服,沒有佩戴任何的軍銜和勳章,就站在車廂裏,正扶著欄杆,向周圍的老百姓揮手致意。人群隨著緩緩而行的車隊來到了一個空曠的場地上,那是蘭州府衙的門前,不過往日的官市的草棚子都已經成了廢墟,倒是能撐下這麼多的百姓。

“同胞們,鄉親們,帝國的公民們,在災害麵前,最重要的是鎮定、信心、勇氣和強有力的指揮。我相信在帝國政府和軍隊的堅強領導下,廣大軍民團結一致,眾誌成城,我們是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特別重大的地震災害。我來這裏不是作為國家元首來視察災情,我是作為一個帝國的普通公職人員來盡一份應盡的義務。我們還有這麼多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被壓在土坯房下、土窯洞裏,每分每秒他們都在和閻王爺打照麵,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如果不能盡全力的去挽救他們,那是要對不起良心的。我作為一個官員、一名軍人、孩子的父親、妻子的丈夫,一個帝國的普通公民,請求大家,和我一起抗擊天災,挽救生命!”

金樂婷修女聽著鮑比神父的翻譯,心情也是無比的激蕩,她從未見過一位國家首腦會如此的關心底層的百姓,也從未見過一位統治者會與他的臣民同悲共喜,這一刻她認為這位吳宸軒元首一定是天使下降塵世,他的腦袋上一定有自己看不見的聖光。

“當那位元首把話筒放下,卷起袖子和一位年輕的小夥子一起分開人群走向一條已經成為廢墟的小巷,剛剛激動的淚流滿麵,甚至已經跪在地上叩拜的老百姓都不明白這位大人物要做什麼。不過當元首在幾位軍人的指引下來到一座可能掩埋著一家布匹店老板的廢墟前,當他和那個小夥子在一群軍人中間一起扛起一根房梁,撬動廢墟的房頂的時候,人群霎時間變得寂靜無聲,我幾乎可以聽到那群軍人和那位元首的因為用力而變得粗重的呼吸。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聲“萬歲!”,緊接著人群像是洪水一般的以那一群軍人為圓心的展開,每一個人都在盡力的尋找可能有幸存者的廢墟,他們用手中的一切撬動著,挖掘著,似乎剛剛的絕望和疲憊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我身邊一位似乎超過七十歲的老人,拖著帶著暗紅色血跡的腿,用他的拐杖一點一點的插著身邊的廢墟,一位不超過7歲的小孩子,穿著破爛的棉絮跟在大人的身後,搬動著沉重的土坯。當時我和鮑比神父也加入了其中,在這一刻,沒有人在乎我們的洋鬼子身份,甚至一些帶著白帽子的異教徒也會友善的和我們一起翻找,每當一個還有生命跡象的人被從廢墟裏抬出來就會引起一陣萬歲的呼酣,我第一次發現這些中國人居然可以爆發出如此強悍的精力,而我自己也忘記了疲勞和驚恐,除了救人,再也沒有任何別的想法,我的心中唯一的執念就是找到救出一個活著的生命,在那一刻我終於找到了上帝給我的人生啟示,這也讓我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