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2 / 3)

會議開幕第一天,美國先發製人,迫不及待地拋出了一個有利於美國的限製海軍軍備方案:一、停止建造主力艦;二、拆毀一部分舊軍艦;三、以主力艦總噸位為標準計算海軍實力,確定各國的比例,美英兩國的主力艦各為五十萬噸,中國二十五萬噸,日本則和中國擁有同樣的噸位,即5∶5∶2.5:2.5,輔助艦則參照主力艦的規定比例。美國想用這個方案,確立對中國的海軍優勢,分享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

沒想到的是這個方案卻首先引起了日本的強烈反對,堅決要求美、英、日、中主力艦之比為10∶10∶7:3.5。於是列強大會爭小會吵,僵持了一個月。最後美國使出了撒手鐧,威脅說,要是日本堅持下去,那麼日本每造一艘軍艦,美國就造四艘軍艦。日本知道自己實力不濟,隻好被迫同意美國提出的主力艦比例。但是日本的軟磨硬泡,也爭得了美英的重大讓步。美英向日本保證不在太平洋西部興建或加強海軍基地。當然並不是英美愛好和平,他們不過是希望日本在沒有牽製的情況,全力為他們做看住東方巨龍的守戶犬。

不過這隻能是一廂情願,因為日本在被中國打得精銳盡喪之後,對於海軍發展的方向有了新的認識,不再把眼光放在大炮巨艦身上,而是更加重視海軍航空兵和潛艇的應用,這些在海軍噸位上的比例並不大,但是形成的戰鬥力卻不容小覷,所以在細節方麵的爭論比起噸位來更加的激烈。

中國方麵則首先提出必須和日本具有同樣的噸位,即使目前的中國海軍如果不算那三艘水泥航母,就隻有十萬噸的噸位而已,還不如美英日三家的任意四艘戰列艦的合計。但是中國承諾放棄水泥航母,並且在國際監督下將其解體沉入海中,並同意中國在十年內不建造同類型的水泥艦船。這讓美英日對於中國爆水泥航母海的恐懼終於消失了,雖然他們也明白在海上侵蝕下,這種龐大的水泥構件的生存年限和它緩慢的令人發指的速度讓這種航母似乎對於航運安全構不成多大威脅,不過一旦讓水泥航母逼近到家門口,那就是災難性的後果,就好像一隻馬蜂窩直接掛在你家院子裏,偏偏你的竹竿子不夠長,除了挨蟄就沒有多少好辦法。

在日本的強烈反對,甚至不惜以退出會議相威脅的情況下,英國和美國找到看起來比較通情達理的中國代表團進行協調。經過了近十五天的反複磋商,中國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承諾,中國將在五年內不謀求建造超級戰列艦(超過三萬噸排水量,主炮口徑超過350毫米),同時不建設超過五萬噸級的重型航空母艦。不過中國也堅持不把中國的潛艇部隊列入協定的限製範圍。理由是中國要保證自己的海上交通線的安全不會被敵對勢力輕易掐斷,中國要保留反擊的手段。中國的表態讓美英都認為他們是在謀求一種不對稱的威脅,反正美英的生命線都在大西洋、印度洋和東太平洋上,以潛艇的性能想威脅這些地區還力有不逮。至於日本,像這種妥協需要征求一條狗的意見嗎?

於是,哈定總統高調的讚譽中國海軍為了維護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巨大讓步,他宣布美國也將逐步撤出菲律賓的軍事基地,號召其他國家也應該采取同樣的態度來進行海軍軍備限製。這裏的其他國家指的是誰家,大家心知肚明,一幫矮子咿咿呀呀的裝不是人,該不鬆嘴的噸位照樣是一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鱉樣。

在中國的讓步下,日本也承受不了中美英聯合其他歐美各國以日本私自加強海軍軍備,引發軍備競賽的名義,對於日本的出口商品加收高額的懲罰性關稅,而大型機械、成套設備以及鋼鐵等資源性商品在中國的建議下也對日本征收高額的出口稅,一出一進的不用多長時間,日本人別說造軍艦了,造模型有沒有資金都得兩說著。不敢冒著經濟崩潰的罪責,加藤高明內閣不得不以總辭職為要挾,迫使海軍的薩摩藩閥讓步,接受了5:5:3:3的美英中日的海軍噸位比例。日本的七成夢想破滅了,但是若幹年後,日本人會為這個看似妥協退讓的結果而感到慶幸,雖然失敗的命運並沒有什麼改變,但是至少在這期間他們的褲腰帶能稍微放鬆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