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1 / 2)

現在連北方邊境都已經安靜下來了,海原地震抗震救災的成功,讓全國上下都非常的驕傲,如果不是帝國政府全力以赴,措施得力,這海原周邊的七八個縣城還不成了人間鬼域了,別說埋在窯洞裏的幸存者,就是活著逃出來的災民在大冬天裏沒了避寒之所再缺衣少食,不死上個七八成才是怪事呢。那裏想現在,蘭州、西安、漢中甚至新疆迪化、阿克蘇、哈密、於闐都成為安置災民的新家園。

曆史上的海原大災難終於沒有重演,死亡人數控製在不到8萬,比起之前的曆史上那三十多萬冤魂要好的多。通過一場抗震救災,中華大地上的人們發現自己並不孤單,那種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的局麵得到了扭轉,傳統的中國文化裏那種兼濟天下的互助精神得到了發揚。就在這萬眾一心的紅火場麵裏,一個不和諧的音符打斷了中華和諧交響樂。

一個在後世簡直就是經典的套路發生了,江蘇南通的一位老太太清晨過馬路去給孫子賣早點,結果被一輛過路的貨車掛倒了,或許因為貨車太過龐大,老太太在視線死角裏,司機並未發現這一事故,就疾馳而去。老太太一時間昏迷在路邊,僅僅一分鍾後,一輛過路的小型農用柴油三輪路過了後,車上的一位進城買菜的小夥子和他的妻子見狀趕緊把老人扶起來,在確定老人受傷嚴重後,小夥子開車帶著老人趕往最近的醫院,留下妻子在當地尋找老人的家人。

在醫院裏,小夥子墊付了急救款,但是老人經搶救無效死亡。於此同時,他的妻子在當地也碰到了出來尋找老人的家人。等這一家人趕到醫院時,老人已經去世。接下來小夥子和他的妻子打算離開的時候,卻被這一家人攔住,認定是他們撞傷老太太,並導致老人死亡的。在爭執中小夥子和他妻子甚至被打傷入院。

隨後趕來的當地警察把小夥子夫妻倆作為嫌疑人帶到警局拘押,後來查證小夥子是駕駛人,他妻子才被釋放了出來。後來的劇情就有些狗血了。小夥子被以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被起訴,當地的法院在維護當地人利益的立場下,公訴人王浩以一句經典的“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要扶?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墊付醫療費?”讓本該代表公正的陪審團也輕信了這一邏輯,於是做出了小夥子彭虎的有罪判定。

雖然在一審的判決書原文沒有出現這句話,但是判決書“依常理推斷……”囉嗦了一堆的詞句,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由於老太太家人中有律師在背後指點,他們申請的財產保全和法定賠償提前支付,理由是家庭困難,無力支付老人的喪葬費用。結果小夥子彭虎的柴油車和菜園子都被法院封存,並很快就進行了司法拍賣,以超低的價格轉讓給當地的一名市政府司法科副科長的小舅子。被趕出家門的彭虎妻子氣不過,曾經在老太太家門口上吊自殺,卻被對方發現,反而被對方一頓毆打淩辱。彭虎妻子沒有死成,在南京向省法院提出申訴,卻因為程序不合,沒有被接受。於是身無分文的彭虎妻子,一路乞討向濟南府進發,在好心人幫助下,乘坐火車趕到濟南府,當天就用一條白麻布上書寫的三尺見方的血書“冤”字,在珍珠泉的中央政府門前下跪,為了含冤入獄的丈夫,她要告禦狀。

至此彭虎案進入了公共視野。但是此時二審已經開過庭了,但當時報紙電台都沒參加。所以二審庭審時有沒有說沒說過這樣的話,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江蘇省級法院的二審還是判定彭虎肇事罪成立,不過因為證據鏈不足,改十年徒刑並處額賠償5000中元為五年徒刑並賠償3500中元。

此案本來就該二審終結,不過中央政府司法部巡回法庭卻接受了彭虎妻子於桂珍的上訴,狀告老太太一家人誣陷罪名,因為不是同一個罪名,中央巡回法院到達了南京,以誣陷罪立案調查這一起看似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在社會調查部的幫助下,大量的證據被發掘出來,很快就發現了疑點,老太太被撞擊的部位與小夥子彭虎的車輛並不吻合,這說明小夥子彭虎根本就不可能是肇事者。

於是中央巡回法庭的公訴人迅速搜集了相關證據,傳喚當事人進行庭前質詢,結果發現老太太家人根本就不肯定是彭虎肇事的,他們是害怕抓不到肇事者,讓他們承擔老太太的醫療和喪葬費用,甚至還存在小賺一筆的想法,這裏麵老太太家裏一位在當地律師事務所當律師的晚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這個案子的開庭就成了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不僅僅是新聞媒體紛紛前來采訪,社會上各界人士的目光都被吸引到這裏來了。中央政府司法部的黃鑫培部長頓時感到壓力山大,他借機到元首宮,向吳宸軒討教一二。

吳宸軒並沒有正麵給予答複,他反問了一個問題給黃鑫培。這個問題就是:如果你看見一個老人摔倒了,扶還是不扶?

“我當然會扶的,尊老愛幼,中華美德,在下雖然愚鈍,但是也深受聖人教諭多年,怎麼會視而不見呢。”

“你是黃大部長,當然沒有問題。不過如果你也是一個要養家糊口的升鬥小民,麵臨可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風險,你還能如此硬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