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箭”飛彈可以加注640升的燃料,續航時間達到了22分鍾,準確的射程很難紀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從對馬海峽的三韓一側打擊日本的關東平原還是能做到的。唯一不能這麼做的理由就是造價,一枚“羽箭”的造價幾乎等於一架最新改型的B4“彈道”轟炸機,可在中國掌握製空權的情況下,想在日本上空下多少蛋都隨大家高興,用這種漫天花雨般的昂貴竄天猴實在是不劃算。
“羽箭”除了造價居高不下,還有一個弱點就是要在發射前才加注燃料和安放電池、填充壓縮空氣。然後用小貨車運到消磁區域,完成最後的核對,調整飛彈的飛行羅盤與安裝好的導航係統內預定的目標方位是一致的。
由於燃料箱所限,為了確保射程,就提供足夠的額外推力將導彈發射出去,“羽箭”需要在發射時使用一個加速裝置。這個加速裝置由鹹陽兵工廠製造的,是一個長48米的斜坡狀的發射架,使用蒸汽彈射係統。發射架上有一條活塞槽,槽內在發射時裝入啞鈴型的活塞。導彈放在一輛小推車上置入在活塞槽上,活塞槽裝有安全銷使導彈不會滑出。在發射時由啞鈴型的活塞推動小推車迅速前進,發射出導彈。
車載的發射係統上包括有一個反應艙和兩個化學罐。化學罐裏分別裝有過氧化氫(HO)和高錳酸鉀(KMnO4)顆粒催化劑,反應艙通過管子連接到發射架的底部活塞槽的尾端位置。發射時抽取過氧化氫與高錳酸鉀在反應室內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熱蒸汽,對活塞底部施以很大的氣壓。當積聚到一定的壓力,將推動活塞快速的移動將導彈彈送出去。V-1在離開發射架時的速度可以達到400公裏/小時。發射時活塞將被拋到附近的地麵上,手推車也會被甩出到旁邊。在發射後發射架必須要由穿上了保護服的工作人員清理一次,因為發射時所濺射出的殘留物有很強的腐蝕性。
正因為如此,薩鎮冰薩老對於吳宸軒剛剛描述了半小時的飛彈艦隊的設想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呃,其實是覺得不靠譜。“總座,您的意思是等我們的軍艦都配備了羽箭飛彈後,主炮和裝甲的作用就降低了,在敵人的火力打擊範圍外就可以對敵人進行致命襲擊,從而獲得非對稱優勢。我說的對嗎?”
“薩老所言極是,這正是我們海軍發展的方向,今後我們能用到的最大戰艦就是戰巡,至於三萬噸以上的超級戰列艦,在飛彈麵前就是個大號的靶子。”
“可是據我所知,這種飛彈不僅發射麻煩、造價高昂,而且準確性極差,總不能像是一窩蜂那樣靠概率吃飯吧。”
“嗬嗬,薩老您的擔心是對的,不過您會看到的,我們其實已經研發了第二代飛彈,雖然依然需要進行戰前燃料加注,不過射程、造價方麵都已經比“羽箭”飛彈進步了很多,在加上我們在微控製係統和微電路方麵的科技突破,我們已經能實現飛彈的中段和末段製導,實驗命中率已經超過了最精確的海軍火炮,而且即使敵人在高速機動中,也難以規避飛彈的準確命中。再加上高能裝藥和穿甲戰鬥部的配合,就算是皮糙肉厚的南卡羅來納級在它麵前也挺不過3枚全中。”
“既然如此,那我們倒是應該調整海軍的發展思路,原來的飛潛快是近岸防禦性海軍的做法,藍水海軍還是要走船堅炮利的路子,沒有成規模的大艦,我們的海軍是很難走出去的。”薩鎮冰雖然能接受吳宸軒的飛彈製勝論,不過對於巨艦的偏愛還是讓他想力爭為海軍增添點大玩具。
“大型戰艦當然是必要的,我們爭取到的噸位份額還是非常充足的,目前我們的海軍才十四萬噸左右,如果不是兩艘水泥航母的話,咱們連二十萬噸都爭取不到。不過水泥航母已經被放棄了,我想可以考慮盡快開工建造兩艘2萬噸級的航母和四艘2萬噸級的戰巡,用來組成兩支遠洋艦隊的骨幹,再逐步擴編完成。人員才是我們的短板,我想建議參聯會方麵在青島或者連雲港建立一所大型海軍綜合類院校,著力培養適應新式戰艦的海軍指揮人才和技術人才。我們替換下來的德國軍艦和海字號的四艘軍艦,除了兩艘要作為海軍博物館和軍事博物館的館藏之外,其他都調撥給海軍學院作為教學使用。其他的師資、資金、政策等方麵都會給予全力支持。我想請薩老您主持該校的籌備工作,並擔任首任校長,不知道薩老意下如何?”
“元首錯愛,老朽敢不效死力。”薩鎮冰一聽說能當上中國海軍學院的開山祖師,那份高興勁自然不用提了,對總座包容萬象的心胸大感欽佩,再也不擔心閩係諸將沒有下場了。不過他可不知道吳宸軒對於海軍學院的設想與薩鎮冰他們這些留學英倫的皇家海軍派完全不是一回事。
送走興致勃勃的薩老,吳宸軒也是長出了一口氣,能借助薩老的名氣團結中國不多的海軍人才,為新型海軍教育服務,也算是了卻了吳宸軒的一樁心事。鄧先賢目睹了薩老怒氣衝天而來,歡天喜地而去,對老大顛倒乾坤的本事大為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