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天下紛擾,必合於律呂(1)(3 / 3)

所以,日本給我留下的是這樣的信念:當我們每個人都發自內心地願意遵守生活秩序的時候,我們的環境會變得更幹淨;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會更體貼、更和諧。

一切秩序都來自於規則,這樣說,其實隻說對了一半,還有對規則的嚴謹恪守。恪守規則不止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素質,也更是一種責任。

3.天堂的規則比地獄的還細

規則越細致、越善良、越完美,世界就越清明,社會就越純樸,人心就越聖潔。

有一種在東西方都很流行的說法,說在天堂裏,人們住英國的城堡,開德國的汽車,有中國廚師,娶日本太太,享受著美國的民主,而這一切是在瑞士人的管理之下。雖是笑話,可瑞士人因精擅管理而舉世聞名的口碑確是可見一斑了。的確如此,無論是在飛機上俯視那整齊有序的田野森林,還是偶爾路過的村莊裏鮮花環抱的農舍;無論是蘇黎世繁華大街上來來往往分秒不差的電車,還是海拔三千米的盤山小路上寫得清清楚楚的路標,無一不在向人昭示著這個國家所特有的理性意蘊。

許多中國人剛來瑞士時,對房東羅羅嗦嗦叮囑的一大堆條條框框很不以為然,隻覺得運氣不好,遇到了特別“事兒”的房東,但慢慢就會明白,不是我的房東“事兒”,而是這個國家“事兒”。那些諸如晚上10點以後不能大聲喧嘩,星期天不能開割草機,垃圾要分門別類並在規定的時間裏扔在規定的地方等等,都是放之全瑞士而皆準的居住公約,瑞士人自覺默契地遵守和承襲著。如果你生活在瑞士,你或許會在居住的公寓裏看到鄰居在走廊裏貼的小告示:某單元某人,某月某日要舉辦生日晚會,大約晚11時結束,可能會影響鄰居休息,請大家諒解。如有意見請於某月某日前告知,以便另做安排。我們不禁會想,瑞士人雖然處事嚴謹、恪守規矩,卻大都是性情中人,該出手時絕不姑息,該通融時也不乏寬容。果然,沒見有人提出異議,那天的晚會如期舉行。既沒有喧嘩吵鬧,也沒有好事者的幹預。我住的房間離電梯很近,也隻是在11點多聽到一點兒電梯的響動。

因為瑞士的環境非常優美,在瑞士,即使是私家的樹,也要經過政府專門機構的批準才可以砍。不禁讓人聯想到,瑞士的環境之美,是舉世聞名的,境內的都市、村鎮、高山、湖泊……到處是生機勃勃、鬱鬱蔥蔥的綠色,而繁衍和延續這意味生命質量的生態資源,無不得益於政府致力環保的有效機製和高素質的瑞士人民。

聯邦製的瑞士,各州獨立立法,而州政府又把許多權力下放給以下諸級政府。就說建房吧,大到劃分哪兒是工業區,哪兒是居民區,小到每一座民宅用什麼顏色的瓦,窗戶開多大,事事都要政府研究決定。他們要研究經濟成本、生態環保、結構安全、整體形象、鄰裏和諧等等。即使是私家的土地,也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即使是自家的房子,也不能說加個陽台就加一個,用眼下國內時髦的一句廣告語說——一切盡在掌握——當然是在政府的掌握之中。

瑞士的“繁文縟節”那麼多,豈不需要一個龐大的監督機構?其實除了自我約束,瑞士人還個個是警察。有一位華人青年夜裏兩點多在停車場將鄰車蹭了一下,下來看看幾乎沒什麼“傷”便溜之乎也。不想幾天後竟收到警察的罰單及讓他與車主聯係賠償的通知,他深有感觸地說,在瑞士真的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你如果問瑞士人,他們到底有沒有自由,這份自由的空間有多大?大概每個人都會回答你,他們是自由的,並且盡享著自由帶來的快樂。至於空間大小,那要取決於你對自由的理解和期望,智慧的瑞士人說:他人自由的開始便是你的自由的終止。正是這樣,瑞士才會曆久彌新地享有“歐洲公園”的美譽,才有讓全世界羨慕的社會秩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有幾個瑞士人知道這個兩千多年前中國先哲的教誨,但他們那麼心甘情願地恪守著自己的規矩,因為他們知道,那也是在守著他們的自由。

規則越細致、越善良、越完美,世界就越清明、社會就越純樸、人心就越聖潔。地獄之所以為地獄,是因為那裏有地獄的規則,天堂之所以成為天堂,是因為那裏有天堂的規則,人間之所以不是天堂,是因為人間還沒有創建天堂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