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二)(1 / 3)

歐陽自己承認,在這之前,他所有的從商經曆隻能是個“小學”水平。自從購得龍華這塊地後,他歐陽才真正開始“上路”,並被深圳人所認識和被同行所認可。

進入新世紀,特區深圳的房地產業較曆史前期,已開始明顯呈現下滑趨勢。那些好樓盤、好地段的房地產幾乎全被開發,而且像他搞的“銀湖山莊”那一類集團購買形式也基本沒有了。國家的房改政策完全改變了買房者的消費結構形態,散戶和個人購買占了百分之九十

九以上,這就意味著任何一個開發商所開發的一個樓盤,你假如建一千套房子,其銷售對象基本上至少是在九百九十個左右。麵對如此眾多的散戶,房子的質量變得異常突出。那些成熟的“老房地產”們紛紛出奇招、絕招,看一看現在報紙電視上所刊出的那些房產廣告,你就知道什麼叫“宣傳”和“造勢”了!

歐陽知道現在他要把這塊荒地變成“賣得動、能賺錢”的房產地,最需要在房子設計和質量上下工夫。為此,他特別聘用了清華設計院、中建四局、萬廈居業等多家在深圳知名的設計單位參與這個項目的設計,為的就是要使未來所有入住的業主們沒有遺憾。購房者沒有了遺憾,等於開發商做了件完美工程,完美工程所帶來的效益僅僅是賺錢嗎?不,肯定是長效的品牌效應。一個企業,一個樓盤的品牌效應產生後,緊接下來的就是經濟效益。歐陽十分清楚這中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清華設計院,歐陽的生死之交關係戶。我曾經三次隨歐陽去過那裏,發現歐陽與那裏的所有設計師們關係特別親密。而且當歐陽一進這個設計院時,從主設計師到普通員工,都會親切地站起身跟這位房地產大亨打招呼。而歐陽來到設計院比他進自己的辦公室都顯得自由和隨便。

“你可不知道,歐總這人了不得!”清華設計院的林彬海主設計師一聽我提問有關歐陽的事時,雙手直擺:“我們見了他都是又怕又敬畏……”

“為什麼?”我感到好奇。

“他本事大啊!”林主任笑著一邊指著歐陽,一邊回答我的問話。

我笑問:“你是指他的賺錢本領大,還是逼你們出活的本事大?”

“賺錢方麵的事我不知道他,可我們都知道他最能磨人,最能出招,最能讓我們無法不認真和耗盡精力……”

“請具體道來。”

“最好歐總走開了我們再談。”主設計師衝歐陽笑笑,對我這樣說。

歐陽連聲“好好”地擺擺手,走到另一間設計室。我看他和設計院的人確實關係不一般。

“深圳地麵上,大大小小有兩千多個房地產公司,也就是說,有兩千多個房地產老板。但歐陽是我們所見到的唯一的一個讓我們從心底裏真正敬佩的老總。”林主任在與我麵對麵時,感慨萬千:“就說2000年初他第一次來找我們設計龍華那個工程項目吧。當時那塊地的先天條件很差,如果一般開發商拿到這種地他們總是盡可能地讓我們在設計上進行軟處理——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說的‘偷工減料’,做成個看起來不錯,業主一搬進去就呼上當的項目。但歐總思路怪,他把項目交給我們時第一句話就說,他的項目一定首先要考慮業主的願望,你們搞設計的一定要像自己入住這個小區那樣對待我的項目。你說有這樣的老板嗎?通常有開發商來找我們設計,進門頭句話就是,哎,你們一定幫我盡量做到少投資、多產出、又省又好賣的活兒啊!我們一聽就知道,這樣的主兒,就是一心想在業主的房子上和周圍環境上少花錢,自己的腰包則要多裝進點。相比之下,歐總不就顯得太怪呀!聽起來他的要求並不特別,就一句‘假如你住這樣的房有什麼好的點子?還應該搞得更好、更舒服些’的要求。可你仔細想想這句話包含了多少內容?我們在設計他的項目時,就不僅要投入專業技術水平,更多的還要投入感情和不斷地換位思考。”

“就跟你舉一個事例吧。”林主任說:“為了使小區規劃設計既不破壞地塊原有的風貌,同時還能有所創新,給所有小區住戶們提供一個人性化的居住空間,他歐總竟然帶著他公司的人和我們幾個參與他項目的設計師、代理公司和銷售部跑遍了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大大小小的上百個樓盤……後來確定下的設計方案前後修改了不下幾十次!我和我的設計院同事們真的被他弄得叫苦不迭。但最後大家從心底裏是非常敬佩歐總的,因為他做的事無可挑剔。人家是開發商,是想通過蓋房子賺錢的老板,他都這麼認真對待房子的設計,我們這些專業人員還有什麼話可說?沒有,也不可能有了。最後我們這些設計師確實忘了是在為一個項目設計,簡直真的好像是在為自己要住的房子在設計。有了這種意識和自覺性,整個項目的每一個戶型和每一個小區細節,大夥兒會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找毛病,一直到了再無可挑剔的地步才罷休。

“但即使到了我們拿出設計樣品這一階段,歐總他還不甩手。他把他們公司的人和他的一些親朋好友召來跟我們對話,從不同層次、不同層麵、不同收入和不同文化與社會背景的角度討論我們的方案。記得他開發的龍華第一個項目時,僅設計戶型這一項,就前前後後組織了不下200人次的反複討論,連一些細枝末節,如洗手間的洗臉盆與馬桶的位置擺放,房間的窗戶大小,躍式住宅階梯的弧度美不美觀……諸如此類的細節問題,也一個都不放過。比如深圳不少家庭都需要聘用家庭保姆或者工人什麼的,現在很多住宅裏的這些工人房都是黑房間,無法通風采光。歐總說這樣不行,說我開發的房子必須保證每個房間都實用、好用。他能把工人房都考慮得那麼細致,其他房間就更不用說了……當然通過歐總我們也提高很快,也非常受感動。”

在深圳清華設計院的門外,有棵很大的榕樹,緊挨榕樹的是家小麵店。那天我隨歐陽從設計院出來,歐陽頗為深情地告訴我,他與這家麵店感情很深,在這之前的五年裏,除自己的家外,他在外就餐最多的要算這家麵店了。“每一個項目開發,設計總是我最花心思的,有時比工程更費心費力。因為我不是那種靠財大氣粗和好地段來吸引買房的業主,所以我搞的樓盤,都是靠設計精美而贏得市民的。好的設計靠什麼?並不是我們開發商把自己的意圖告訴設計師後一次就完成了就行的,我幹房地產這些年裏之所以幹一個能夠成功一個,我自己的體會是我把心思很大程度上都用在了如何使房子蓋得更符合購房者的心願上。

我曾經在一次銷售時到深圳廣播電視裏做過直播節目,我對那些想購房的市民說,我自己過去也買過房,所以知道不管有錢的還是錢不太多的購房者,他們出錢購房,就希望有一個理想的家園,一個生活舒適,環境優美,小區內外和房屋周邊及左鄰右舍都感到符合自己及全家人日常生活和休息的地方。買房對多數人來說,可能一輩子就那麼一次,所以有時購房跟找對象、娶媳婦、嫁人一樣重要,大家都會十分認真、仔細挑選,希望在每個細節上都能盡善盡美。可購房者基本上都不太懂建築上的專業,其實他們住上的房子好與不好,主要責任就落在我們這些建房子的人身上。一個開發商如果明白了上麵這些道理,明白了自己的那份責任,你就會像購房者一樣去認真甚至苛刻地對待建房的每一個細節。我喜愛房子,喜愛從購房者的角度去考慮房子如何建造更方便、更舒適、空間利用有更大的可能性。因為腦子裏想了這些問題,我就會不斷地更新和改變設計,每更新和改變一次設計方案,自然會給設計工作帶來繁瑣,使我投入的成本增大,但我寧願這樣做,這樣做的感覺使我內心不至於產生對以後的購房者的愧疚感。設計院的朋友見我都有些害怕,他們害怕我沒完沒了的更新和改變設計方案,而且每一次更新和改變又都很趕活。可他們又跟我是關係極好的合作夥伴,因為我每一次折騰他們的同時,也活躍和提高了他們的設計思路與設計水平。老實說,這中間最不省心的還是我本人。一是時間,我得保證在原計劃的投資預期內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二是成本,不斷更新和改變設計方案,肯定會增加成本。這兩個問題,對作為開發商的我,都是要命的事。怎麼解決?沒有別的辦法,隻有八個字:全力以赴,誠心誠意。後者是對待增加成本和投資的態度,前者是給自己的工作節奏加壓。這是我為什麼把你領到榕樹下的這個小麵店的原因,因為在過去的五年時間內,我的所有投資建房項目中,跑設計院的時間最多。有時一天來幾次,有時來一次一呆就是幾十個小時。累了餓了就想填肚子,我因此就成了這個小麵店的常客……”

哈哈,這個歐陽,繞了一大圈,他特意帶我上小麵店是想告訴我這個呀!我們端著足足能盛八兩麵條的瓷碗,邊吃邊大笑起來。

“我們開始一直以為他是個打工仔,後來看了電視才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歐總喲!”麵店女老板衝我這麼說,看得出她對自己的小店裏能有歐陽這樣的大老板當常客感到非常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