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楊保軍:《簡論政治對新聞的製導作用》,《理論視野》2008年第11期。
[42]楊陽:《極權政治的邏輯原點與價值基礎》,《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43]餘波:《網絡社會中網絡的政治功能以及網絡對政治文化傳播的影響》,《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44]袁鷹:《我在頭腦發熱年代寫發熱文章》,《炎黃春秋》2008年第11期。
[45]葉維麗:《紅色大院的女兒們》後語,《炎黃春秋》2008年第11期。
[46]喻國明:《關於傳媒影響力的詮釋——對傳媒產業本質的一種探討》,《國際新世界》2003年第2期。
[47]展江:《新聞宣傳異同論》,《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48]張浩、唐紅潔:《論黨的形象的內涵、表現與作用》,《理論探索》2007年第3期。
[49]張勁:《借鑒說服技巧提高新聞宣傳效果》,《新聞世界》2009年第9期。
[50]張曉峰、荊學民:《現代西方政治傳播研究述評》,《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7期。
[51]鍾飛:《說服藝術與媒體宣傳》,《當代傳播》2004年1月
[52]周榮方:《淺論政治性廣告傳播》,《東南傳播》2008年第9期。
[53]朱泰:《危機事件對政府形象的影響及其重塑》,《行政論壇》2005年第1期。
[54]張曉峰:《晚年毛澤東失誤的特點與原因的思考》,《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55]張曉峰、張放:《傳播的正義——中國社會變革與傳媒的發展》,《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56]栗貝陽:《西方現代政治傳播研究》,《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6年7月。
[57]趙月枝:《為什麼我們今天對西方新聞客觀性失望》,《新聞大學》2008年第2期。
[58]趙誌立:《從汶川大地震看中國的危機傳播》,《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1期。
[59]鄭一卉:《我國政治傳播研究百年回望》,《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年第3期。
[60]鍾虎妹:《從媒介機理來看新聞傳媒影響力及影響力經濟》,《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61]廖為建:《論政府形象的構成》,《中國行政管理》2001年第3期。
三、外文文獻
[1]G.A.Almoud.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in G.A.Almond&;J.S.Coleman eds.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Princeton:Prince2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2]Altschull,Heibert.Agents of Power: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New York&;London:Longman Press.1984.
[3]Bennett,Lance,W.News:The Politics of Illusion.New York:Longman Inc.,1983.
[4]Conley,Thomas M.Rhetoric in the European Tradi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5]Poul E.Corcoran.Policital Language and Rhetoric,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1979.
[6]Crowley,Sharon.Ancient Rhetorics for Contemporary Students.New York: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1994.
[7]Murray Edelman,Politics as Symbolic Action,Academic Press,1971.
[8]Murray Edelman,The Symbolic Uses of Politic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