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誰將主宰全球(1)(1 / 3)

第一節四國的經濟有多強

自高盛的研究報告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後,被世界炒得沸沸揚揚。那麼“金磚四國”到底有多強呢?這四個國家無論從麵積、人口還是從資源、市場上看,都有獨特優勢。整體上說,四國國土麵積占全球總麵積的26%,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42%。在經濟發展上,“金磚四國”從2006年至2008年,年經濟平均增長率為10.7%。

對於這四個擁有超過全球40%的人口和14.051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國家,不論怎麼考評,他們都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集團。但四國隻是四國,不是四國聯盟,所以整體實力不代表個體實力,所以,我們隻能分別來分析。

中國和印度身處亞洲,其共同之處是向世界提供勞務性輸出,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成品基地,而印度向世界提供計算機軟件和醫品等。巴西和俄羅斯是資源性輸出國家,如巴西是農牧產品、金屬礦物輸出國,而俄羅斯是石油、天然氣輸出國。從這方麵來說,“金磚四國”可以形成一個相對分工完備的市場體係。因此有人戲言說“金磚四國”將有能力組成強大經濟集團,取代現在八國集團的地位。

據高盛估計“金磚四國”在世界經濟增長中的份額將從2003年的20%增長到2025年的40%,幾乎可以占據半壁江山。他們還說,到2025年,“金磚四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將從2004年的10%增加到20%。高盛描繪的這一遠景藍圖,讓“金磚四國”感到興奮。

“金磚四國”真的有那麼強嗎?我們對這個問題,必須在興奮中進行認真的分析。

先說中國。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場,是世界上最具經濟發展活力的國家,由於人力資源充裕,人工成本低廉,全球最大企業集團都移師中國,建立生產基地。由於群英薈萃,中國以無以倫比的價格優勢繁榮了經濟,同時在外資企業的帶動下,就業人員的素質也在不斷提升。中國自改革開放開始,在近30年的時間裏,年經濟平均增長率超過了9%。高盛根據中國這樣的發展速度進行了估算,認為中國經濟規模將在201 0年超過日本,在2021年超過美國。

巴西具有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優勢實力。巴西在2008年GDP總量為1.23萬億美元,居拉丁美洲之首,人均GDP達6485美元,遠遠高於中國,隻稍遜於俄羅斯。農牧業、礦藏資源是巴西的傳統支柱行業,除此之外,生產、服務行業也開始發展起來,金融等新興產業也呈上升勢頭。

印度是“世界辦公室”,其軟件業的發達,讓世界各國難以匹敵,製藥業占據了全球市場的重要地位。印度國內有6000多家上市公司,其股市雖然還封閉於國內,但其規模不可小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20年的時間裏,印度經濟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穩步發展。相對於中國來說,印度有科技經濟的色彩,具有一定的人才實力。不說全球,隻提美國,在美國最大的1000家公司當中,l/4的企業使用印度製作的軟件。印度製藥業生產了占全球40%的“學名藥”,即專利期已過的藥品藥劑。此外,印度在其他方麵的建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如6000公裏長的高速公路網絡、活躍的出口貿易等,都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後繼力量。高盛在其報告中稱,到2020年,印度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外貿易將會在全球外貿排名榜上名列第10位。

俄羅斯是“世界加油站”。俄羅斯經過痛苦的“休克療法”,在改革中讓經濟硬著陸。在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俄羅斯的經濟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出現了騰飛。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暴漲,讓俄羅斯經濟平地躍起。單憑石油和天然氣這兩大產業,就給俄羅斯創造了50%的出口貿易產值和.40%的國家收入。俄羅斯還是鈀、鉑、鈦等稀有金屬的第一大資源國。雖然俄羅斯地大物博,能源豐富,但俄羅斯追求的長遠目標並不是隻當“世界加油站”,他還要致力於現代化改革進程,提高其他產業的科技含量,讓其經濟有更多的支柱產業來維持經濟的發展。

現在俄羅斯已經擺脫了經濟困境,實現了GDP平均年增長率7.8%的發展速度,不但基本還清了蘇聯解體時遺留的2000多億美元的外債,而且其黃金外彙儲備也達到了4048億美元,重新跨入了世界十大經濟體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