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金帝雅論壇:綠色經濟:現實與前瞻(3)(1 / 3)

我國走過30年高速發展,經濟規模已經位居全球前列,與此同時各種結構性和深層次矛盾進一步凸顯,特別是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日益突出,已成為製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我們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是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綠色經濟和綠色發展也毫無疑問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發展綠色經濟的核心我認為就是技術創新,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就是綠色低碳技術的推廣和廣泛應用。在“十一五”期間,技術創新在綠色發展上起到了一些作用,

第一是利用清潔生產技術,信息技術等大力改造和提升了傳統產業,推動了綠色發展。大家都知道傳統產業的發展始終伴隨著能源和物資的高消耗,也麵臨著嚴重的環境能源約束,“十一五”期間國家出資兩千多億進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通過支持信息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等與傳統產業相結合的集成創新,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潛力,使高耗能、高汙染的增長方式已經得到了初步的扭轉。

第二是依靠低碳技術、環境保護技術等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激發綠色經濟的內生增長,關鍵核心技術、培育戰略新興產業,關係我國經濟內生式增長,可持續發展能否實現,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國家的科技部門聯合各個部門實施了很多重大的科技專項,在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方麵取得了很多的突破。大家知道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科技也是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最關鍵的就是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在電信技術、標準、化工、製藥也掌握了很多技術,突破了很多的技術,在推廣應用上也創新了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使得現在很多戰略新興產業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的主導力量。

第三是加大麵向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方麵的基礎科學研究,推動綠色經濟的未來發展。基礎科學的突破是人類科技進步的重要標誌,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發展過程當中不斷的需求低碳技術、綠色技術,現在我們在很多方麵,在燃煤、綠色建築、電動汽車等等,都有了很多的突破。國家還有很多研究計劃,比如說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這都是國家主體的計劃,也安排了很多的重大項目,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領域等原始領域展開工作。

“十二五”圍繞綠色發展有三方麵:

第一,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框架下的各項科技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國家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戰略需要,按照《“十二五”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規劃》,謀劃綠色發展的科技發展道路,以國家主體科技計劃實施為契機,著力解決製約綠色發展的突出問題。以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為載體,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綠色產業創造體係,尤其要積極推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促進綠色經濟快速發展。我認為綠色發展的落腳點還是要促進民生,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這個規劃下麵我們圍繞民生的問題,在技術、市場、人才、經濟、社會發展方麵製定一係列具體的規劃。

第二,圍繞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綠色發展很重要的方麵,圍繞產業升級和民生改善的迫切需要,著力公關綠色發展需要的相關技術。主要是強化高新區,包括可持續發展試驗區,積聚、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綠色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要充分發揮綠色低碳技術的優勢,促進民生科技的發展,加快現代農業、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共性的基礎技術攻關,加快突破能源資源環境、交通運輸、信息、海洋等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在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市化與城市發展等領域強化重大公益技術的發展。

第三,加強綠色發展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建立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自主創新體係。人才是實現創新國家的根本所在,是獲取競爭優勢最寶貴的戰略資源,而實現自主創新的需要,政產學研用相結合,一方麵要著力結合《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人才工作的戰略部署,推動綠色產業來招才引智,以推進自主創新事業來凝聚人才,實施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培養和凝聚高層次創新型、創業型人才,尤其是要加強領軍人才、核心技術研發人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引進和引用。另一方麵要著力通過營造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環境,引導和支持各類科技資源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探索建立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創新機製,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增強重點產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