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金帝雅論壇: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與路徑(3)(1 / 3)

王金山:我是重慶金山科技集團的董事長,也是重慶私營企業協會的會長,這個協會有100多萬家會員,所以我們經常研討西部大開發,尤其是對民營經濟的發展會帶來什麼,有些什麼影響力。剛才聽了很多領導、司長的發言,你們站得很高,談了很多關於西部開發的做法和經驗,我談得比較窄一點,從重慶,從西部地區企業的角度出發,講一講西部開發的體會。

西部開發,國家是分三個階段來做的,前十年已經做了很多了,是打基礎,現在進入到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就是上升、上台階。對西部的企業來說,前麵十年我們已經有很深的感受,國家很重視,各方麵也給了很多政策,在國家層麵、經濟層麵做了很多這方麵的製度安排,西部的發展還是有很大的成就。重慶最近十年發展是非常快的,得益於西部開發這樣一個大的宏觀形勢和條件。

我理解重慶這幾年的發展真正得益於西部開發這樣的理念和戰略思想,戰略思想就是讓重慶能夠大膽地去想,大膽地去創造,尤其是“先行先試”的理念,我認為這個理念對西部開發的這些城市是最大的推動。地方政府如果沒有中央一些宏觀的理念和大的思路,地方政府、地方官員是非常保守的,不願意做一些開拓性的工作。而西部開發最大的收獲,是先行先試這四個字起了很大的作用。重慶這幾年在經濟發展領域方麵,先行先試這四個字的含金量是最高的,遠遠大於稅收的優惠,稅收的優惠可能有一點,降低了10%,但實際上,東部地區也想了很多的辦法,其實東部的稅收和西部的稅收,尤其是對科技企業來說,應該說差別不大,地方政府有很多政策,我前天才從深圳回來,深圳也是招商引資,那邊跟我們談的稅收政策,我認為遠遠高於重慶給我們的政策。但重慶在先行先試的理念走在了裏麵。比如說金融結算中心,重慶是最先提出來的,把很多跨國企業的結算中心,由新加坡、香港、美國、台灣搬到了重慶,其實就是一個辦公室,但是整個結算,企業還沒進來,但是整個結算和稅收進來了,稅收進來的同時,把管理、技術和人才,包括它所聚集的商業價值、產業鏈帶進來了。筆記本電腦說起來不賺錢,但是它帶動的是一個產業,這個產業的配套研發、生產加工都帶進來了。還包括物流這塊,也做了很多創新,渝新歐的鐵路大陸橋,從重慶直接到德國,這些都是利用了一些理念做了創新。我們做高科技的,很有體會,我們的產品全球銷售,以前走海運大概要40多天,現在走鐵路,重慶一站到德國,到俄羅斯要變軌,但是整個海關是一票通,這樣就節約了很多時間,現在我們到德國隻要20天左右,整個物流縮短了一半,現在還在要提速。渝新歐像這樣的鐵路線,看起來是一個運輸解決物流問題,實際上它實現了快捷物流的便捷方式。

未來,我認為西部應該在幾個方麵做創新。第一,西部應該大膽地嚐試,在觀念上做一些改變,敢於先行先試。 第二,從產業的角度需要政府下大的決心,來真正扶持西部的產業,我認為目前西部的稅負還是很重,不光是稅,而且費很多,在東部稅收看起來很高,但是費很少。如果要發展西部的產業,確確實實要在稅和費這兩個問題上大幅度地下降,才可能把西部真正發展起來。第三,就是要推動一些模式創新,我們的企業做了像金山矽穀,其實也是政府的創新,我們知道全國的科技園區很多,科技園區是以政府為主,就是修房子,最後產業基本上是空心的,不能引進真正的產業,我們建立了金山矽穀這樣的概念,就整合了全球的科技產業的資源,進行產業集群的開發、成果轉化。

範恒山:我認為討論這個題目很重要,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無論是從實際的需要,還是從我們這幾年總體戰略的角度來看,都應該把它放在優先的位置。我們從實際的發展看,西部的形勢也是很好,這幾年各個方麵條件的總和,特別是中央立即出台了一係列區域政策文件和區域規劃,扭轉了在經濟增長速度上東部速度越來越快、西部相對慢的格局,我一直把這個變化稱之為革命性的變化,這是很了不起的。前些年,無論是部門的同誌,還是我們請的專家學者,無一例外地認為縮小區域差別的任務非常艱巨,不要說實質性的一些差距,比如說公共服務均等化、人均收入、人均財富等,就是說要改變東快、中西慢這種增長速度的格局沒有幾十年都難,大家都很悲觀。但是,就是這幾年,我們出台了70多個分類指導的區域文件,再加上其他文件配套起來,我們在三五年的時間內就扭轉在經濟增長速度方麵東快中西慢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