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樹立科學發展觀(1)(1 / 3)

三項學習教育活動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發出《關於在新聞戰線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學習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從現在起到2004年年底,在新聞戰線廣泛深入地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的學習教育活動。要通過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使各級新聞單位和廣大新聞工作者增強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新聞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貫徹執行黨的新聞工作方針原則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維護隊伍形象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科學發展觀

在堅持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同誌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的基礎上,從新世紀新階段的實際出發,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努力把握發展的客觀規律,汲取人類關於發展的有益成果,著眼於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提出來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上的重要升華,是黨的執政理念的一個飛躍。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把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落實到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麵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上來;落實到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上來;落實到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上來;落實到著力推動科技進步,創新人才工作機製,增強開發創新能力,為實現全麵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上來;落實到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順分配關係,努力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使廣大人民群眾從改革發展中獲得更多的實惠上來。

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

首先,堅持以人為本,以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其次,全麵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

第三,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麵相協調。

最後,可持續發展,促進入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這三個方麵相互聯係、有機統一,其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

堅持以人為本,是我們黨根據曆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是曆史發展的主體、是推動曆史前進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來的。堅持以人為本,與我們黨提出的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與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以人為本,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製度的本質特征,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要把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放在首位,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和代表人民的意願,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深刻理解以人為本,才能全麵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統一起來。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始終把經濟建設放在中心位置,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胡錦濤同誌強調:“全黨全國都要增強促進發展的緊迫感,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鬆,充分調動和切實保護廣大幹部群眾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堅定不移地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