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樹立科學發展觀(2)(1 / 3)

要積極穩妥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擴大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提高企業競爭力。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搞好境外投資的規劃和產業政策指導,完善財稅、金融、保險等方麵的支持政策,加強對境外投資的協調和監管。重點支持能源資源企業走出去,努力建立多元、穩定、可靠的能源資源供給保障。在擴大對外開放中,要切實維護國家安全。

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按照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的外交總體布局,同所有國家發展關係,營造有利於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要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維護文明的多樣性和發展模式的多樣化。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堅持公正互利,實現平衡有序發展,促進各國經濟共同發展,使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普遍受益。

發展是當代中國主題

發展是當代中國的主題,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麵發展相統一,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五個統籌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麵發展,要努力做到“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使各方麵的發展相適應,各個發展環節相協調。

“五個統籌”是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曆史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鮮經驗、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提出來的。毛澤東說過,我們的方針就是統籌兼顧,各得其所。這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中重大關係的基本方法。鄧小平提出,“我們必須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來調節各種利益的相互關係。”江澤民同誌強調,“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並有利於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都應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麵群眾的利益。”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麵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五個統籌”的思想,豐富了我們黨關於統籌兼顧的思想,是對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

統籌城鄉發展,就要更加注重農村的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決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麵發展,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統籌區域發展,就要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通過健全市場機製、合作機製、互助機製、扶持機製,逐步扭轉區域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形成東中西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就要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發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麵的需求,把加快經濟發展與促進社會進步結合起來。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要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就要處理好國內發展和國際環境的關係,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條件,又發揮好我們自身的優勢,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擴大內需與擴大外需、利用內資與利用外資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國內改革發展和對外開放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