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0 錯愛(上)(1 / 2)

皇嗣殿下的驚馬案最終的結論是以偶然事件,手下的人保護不力而結案。他的隨身侍從被杖的杖罰的罰,都被攆出了東宮。這樣的結論讓朝野大嘩,噢不,是肚中大嘩。人們被女皇陛下的雷霆手段和殺戮下破了膽,已經不敢公開表示憤怒。

隻要是牽涉到武氏宗室的人命官司,沒有人敢豁出性命表示異議。這樣的結局原來就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

意料之外是因為,滿朝文武這才明白,在女皇陛下的眼裏,她的親生兒子居然沒有娘家侄子重要。她兒子的命她都不在意,他們這些每天來朝堂上打醬油的臣子們,又激動個什麼呢?千萬別提正統。女皇陛下最忌諱的就是誰說她的武周天下不是正統,隻有李唐才是正統。誰這麼說她就殺誰,不帶眨眼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令人大跌眼鏡的事還在後麵——緊接著東宮傳出消息,皇嗣殿下上書女皇陛下,東宮皇孫壽春郡王與臨淄郡王已屆婚齡,懇請女皇陛下為兩位皇孫指婚:求壽春郡王指婚下級校官元氏女為妃,為臨淄王指婚王仁皎之女雙兒為妃。

如果說為皇嗣殿下為臨淄王指婚王氏女,是為了報答王仁皎大人的救命之恩,那麼為壽春王指婚的元氏女,滿朝文武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來頭。各路神仙好一通打聽,才明白是北魏皇室後裔,鮮卑人,原姓拓跋氏,後改姓元,這一支也不是嫡係,不知是第幾代的旁係別枝,傳到這元氏女的父親,不過是金吾衛的一個低級校官。

整個神都洛陽,像是經曆了一場激烈的地動,所有的人都被震得回不過神來。女皇陛下這是要徹底放棄她的兩個親生兒子,要從自己的娘家侄子中選擇繼承人嗎?這娘家侄子還不是嫡親兄長之後,是同母異父的兄長,兄妹之間像仇人一樣。

神都之內十成有九成的大臣們都在家裏做深呼吸,以求控製自己的情緒與脾氣。

惜福郡主在恒安王府得到這一消息的。那時我也正在府中給楊氏太妃視診。楊氏久病初愈,惜福郡主剛剛鬆了一口氣便遭到這樣的打擊。

屋外下起了入秋以來的第一場雨。淅淅瀝瀝的雨聲敲打著屋簷,一陣陣涼風吹著廊下的風鈴,叮鈴鈴叮鈴鈴,一聲聲都敲在我們的心上。

被雨點釋放的暑氣也蒸騰上來,漸漸地形成水霧。惜福郡主令侍女打開書房的紙門,與我一起跪坐在門前的軟墊上,靜靜地觀賞著雨中的庭院。

“你早就知道了吧?”她平靜地問我。

我不語。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剛剛回府的時候,讓你幫我給公主和三郎傳信,你便對我欲言又止。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還渾然不覺,你又不忍讓我傷心。”她像是在說別人的故事。

我希望我能夠安慰她。但是我張了張嘴,還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才能夠讓她得到安慰。

“沒想到居然是雙兒。我大意了。我該想到的。”她眼中有晶瑩的淚光閃動。

我終於艱難地開口:“郡主,不是雙兒,也會是別人。”總之不會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