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3 陛見(上)(2 / 2)

我的臉上飛上一片紅雲:“殿下休要取笑。”

壽春王殿下道:“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阿草,我雖然沒見過你家阿醜姐姐的姐夫,但是我想阿忠也似他那樣的人吧。而且我看你也是喜歡他的。若是如此,莫要錯過了。”

他不等聽我回複,便仍舊在前頭帶路。我跟他他身後默默地走。

壽昌郡主無甚大礙,隻是勞累過度而已。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她越是心焦,越是好得慢。如今聽說惜福郡主已經病愈,不久將回宮,她長出一口氣道:“阿草,你回去替我啟奏公主,就說宮中這麼忙的時候偏偏我就病了,竟然幫不上忙,心中實在慚愧。”

我微微笑道:“公主也讓我傳口諭給郡主,宮中的事不必掛心,在東宮輔佐父親與娘娘也是好的。”

壽昌郡主道:“好在惜福不久便要回宮了。”

是的。等惜福郡主回宮的時候,剛好幫著公主操持宮中的仲秋家宴。仲秋之前,女皇陛下特地宣詔與東宮兩位皇孫訂親的元氏女和王氏女陛見。

王夫人原是因為丈夫救駕有功,特賜了誥命;而為了這門親事,女皇陛下也賜給元夫人誥命,命兩位誥命夫人陪同女兒進宮。

當時的規矩,未婚男女雙方訂婚之後便要避嫌,不再相見,所以陛見的當日,陛下並沒有傳召壽春王與臨淄王進宮,隻招了兩位姑娘未來的婆婆豆盧氏,未來的小姑子壽昌郡主與荊山郡主,以及一直住在宮裏的淮陽郡主陪同,然後就是所有養在宮裏的宗室及親眷,包括惜福郡主、長信縣主、方城縣主、西門雀、楊玉芝以及我。當然,我是作為女皇陛下的禦前女醫陪侍的,坐在上官大人之下。

兩位誥命夫人帶著兩位閨秀先去了東宮,在豆盧氏、壽昌郡主和荊山郡主的引導與陪同下入宮。一路上兩位姑娘倒還好,頗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意思,但是兩位身穿大禮服,戴著沉重誥命頭飾的兩位夫人緊張得渾身冒汗,肚子抽筋,豆盧氏一再地勸解:“莫要慌張。陛下待臣民是最最和氣不過的。”

我不知道她說這話時自己相信不相信。但是我知道兩位夫人是不相信的。在夫人們的圈子裏流行的傳說,女皇陛下的形象是六親不認,凶神狠毒得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下得了狠手的蛇蠍心腸的婦人。

元氏女看了雙兒一眼,拉拉她的手又很快分開,上前一步握住自己母親的手,用力地握了一握。說也奇怪,元夫人經此一握,居然鎮定了很多,臉色很快地恢複了常態。

雙兒見了,也有樣學樣,上前一步握住王夫人的手,拉一拉小聲說道:“母親莫慌,女兒一定不負所望。”

王夫人也很快鎮定下來。

後來的壽昌郡主給我轉述這個場景的時候,歎道:“如果說這門親算是撞大運,我大哥的運氣真不壞。這個元氏溫柔沉默,但並不是個懦弱無能的。我大哥就需要這樣一個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