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向時代英模學習(1)(1 / 3)

唐山“農民抗災英雄”宋誌永

宋誌永是唐山市玉田縣的一位普通農民。2008年中國南方遭遇雪災,陰曆大年三十,他和12個同村鄉親帶著3萬元,自費來到了遭災最嚴重的湖南郴州市,幫助當地群眾抗災搶險。經媒體報道後,被稱作“13個人感動了13億人”。

救災結束後,13名農民成立了一支“宋誌永愛心誌願小分隊”,表示今後無論是救災搶險還是其他誌願服務,他們都會義不容辭地挺身而出,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2008年4月汶川地震後的當晚,宋誌永坐火車來到鄭州,此後一直通過打出租車、摩托車、步行的方式,到達災情比較嚴重的北川縣。其他12名成員也隨後趕到,與宋誌永會合。他們穿梭於北川重災區的廢墟中。在災後最關鍵的幾天時間裏,13名農民共救出埋在廢墟下的25名生還者,挖掘出60多具遇難者遺體。

宋誌永說,自己是一個普通農民,一個能夠做點事的農民,能為災區盡自己的一份努力,再苦再累也值得。

抗震救災中的消防戰士

2008年5月12日下午3點10分,大地震剛剛過去40多分鍾,綿竹市消防中隊火速趕到受災嚴重的武都小學實施救援。整個教學樓坍塌了大半部分,倒塌的樓板下麵埋壓了正在上課的100多名師生。

手裏沒有特勤器材,怎麼辦?情急之下,大家用手刨,四川省綿竹市消防中隊的河南籍戰士荊利傑(19歲)第一個奔向廢墟,用手在堅硬的鋼筋、水泥和磚塊上拚命地刨著!

餘震不斷發生,鋼筋和樓板搖搖欲墜,荊利傑全然不顧。手掌出血了,腳底被鋼筋刺破了,荊利傑沒有停下來。“當時剛去,因為沒有工具,我們就一起用手刨,第二天才過來吊車、鏟車。我們連續幹了將近三四天吧。想著救人吧,就連水也沒喝過,第二天的時候還下雨了。”荊利傑說。

就是在第二天的雨裏,13日上午10點左右,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在餘震和吊車的操作中發生了巨大的晃動,樓板在搖,牆體在垮……二次坍塌!危險!快撤!消防指揮部下達了命令。

就在此時,荊利傑聽到廢墟中有個男孩在呼救!他轉身就要奔向廢墟,餘震再次襲來,並引發了更大麵積的坍塌。戰友們和群眾把荊利傑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帶。

荊利傑刷地跪在了地上哭著大喊:“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現場所有人都感動得哭了……“我也沒有多想,隻想多救幾個人。看外麵的家長傷心的樣子,自己很替他們擔心,就想幫助他們把孩子救出來,能早救一個是一個。”像荊利傑這樣的戰士在抗震救災期間到處都是,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可敬的抗災一線女護士

肖翠是解放軍44醫院的一位女護士,汶川地震發生後,盡管身患眼疾,但她主動請纓,隨同醫療隊奔赴災區。

從貴陽出發前,肖翠就已經患上了急性結膜炎,“左眼刺痛,睜不開眼”。但因為急切想奔赴災區,她把病情隱瞞了下來。

2008年5月14日上午,肖翠隨同醫院派出的一支醫療隊出發了。一路上,為了不讓同事發現自己的眼疾,她盡量閉著眼睛休息。走得匆忙,她甚至沒來得及帶上一些治療眼疾的藥,隻能強忍著刺痛,不敢吭聲。

得知醫療隊要奔赴救災前線,沿途不斷有老百姓送來幹糧和水,讓人頗為感動。途經遵義時,一個開美容院的女老板開車追上醫療隊,特地送上了10件礦泉水。“你們要上災區前線,無以表達我的敬意,希望你們都平安!”

這感人的一幕幕,讓肖翠趕赴災區參加醫療救援的願望更加迫切。

醫療隊抵達都江堰災區後,立即在重災區聚源鎮的救援現場搭起了帳篷醫院。病人不斷被送進帳篷醫院裏救治,醫療隊忙碌開了。

肖翠的工作很瑣碎,每當有病人被送來時,她就要對病人的基本情況逐一記錄,然後分類護送,讓病人及時接受治療。同時,她還要為病人打針,搞好護理工作。

第一天,帳篷醫院接診了100多名病人,肖翠累得直不起腰來。由於眼疾加重,左眼充血,又紅又腫,淚流不止,肖翠不得不隨手帶著一塊小手巾,隨時擦拭眼淚。

醫療隊的領導很快發現了肖翠的病情:“馬上把你送回貴陽救治,再這樣下去,你的眼睛就瞎了!”

這下,肖翠急了。她連夜寫下了“請戰書”國難當前,我想盡一次職責,不想回去,即便眼睛瞎了,我也要留在災區。

為了盡快讓自己的眼疾好起來,肖翠邊工作邊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考慮到其實際情況,領導想為她調到相對清閑的崗位,被肖翠拒絕了。

所幸,經過治療,肖翠的病情有所好轉。

為了加大對農村災民的救治力度,醫療隊決定下鄉尋診。肖翠開始跟著一支醫療小分隊在偏遠的農村奔波。在一個小山村,一個中年婦女一見到醫療小分隊,就拉著領導的手,哭個不停。在這次地震中,這個中年婦女的丈夫和兒子,都被埋在了廢墟底下,沒能救出來,一個原本很幸福的家庭,也就這樣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