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中國所處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眾所周知,現代政府麵臨三大任務是發展本國經濟,維護國家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電子政務建設的目的是履行現代政府的職能,更好、更快地增強自身國家的綜合實力,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問題一直是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中國電子政務建設同樣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注重發揮電子政務建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④中國獨特的政治製度。中國電子政務建設必須注意發揮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體現政府官員和共產黨幹部是人民公仆的本質,注重民主製度建設,致力於建設一個廉潔、民主、高效和現代化的政府。
⑤監管對中國電子政務的重要性。強調監管對中國電子政務建設有著特殊而深刻的意義,是結合中國國情的現實舉措。中國的政府管理體製目前仍帶有較深的計劃經濟色彩,加入WTO後,更要求中國政府按照國際準則管理國際經濟貿易,政府現有的管理體製改革勢在必行。所以,中國的電子政務發展必須重視監管,保證其有序、健康發展。
(3)我國電子政務評測體係的三個層麵由於國情與基礎條件的不同,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不能簡單地效仿發達國家的做法,因而,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應從電子政務功能、監管和效益三個層麵人手建立起科學的測評體係:
①功能層麵。完整的電子政務係統應當具有內部辦公,協同辦公和對外服務三方麵的功能,這三個功能反映了電子政務對政府工作有效性和效率的直接作用。電子政務從技術和功能角度看是一項龐大的信息係統工程。信息係統建設的關鍵是技術標準的科學確定,標準不僅是信息係統建設的指針,也是信息係統建設效果評估的依據。
②監管層麵。監管層麵包括上級監管、同級監管和公眾監督三個維度,這三個維度可以客觀、準確地反映政府的透明程度,有效保證政府的廉潔程度,也可以有效衡量政府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③效益層麵。電子政務作為新時期下政府工作的重點,應該能很好地體現“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電子政務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將體現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社會效益將體現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公眾效益將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節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技術體係
眾所周知,電子政務的安全關係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也是決定電子政務實施成敗的重要因素。可以想像,如果安全問題導致電子政務係統無法正常運行,那麼大量的政府部門將完全無法進行正常工作,政府的各項工作將會陷入癱瘓,後果不堪設想。因此,解決電子政務的安全問題是實施電子政務的基本保障。要有效解決電子政務的安全問題,必須從安全保障體係、信息安全框架、安全管理、認證和加密技術以及安全標準化等幾個方麵人手:
一、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係
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係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安全保障是網絡係統安全體係,包括實體安全、數據安全和通信安全等幾個方麵。實體安全主要指計算機安全和通信設備安全;數據安全要保證從物流中分離出來的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安全流動;通信安全則是指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保障。第二層安全保障是電子政務係統的前提,它包含不同於傳統方式的加密和認證規則。
在安全體係中,雖然有效解決電子政務的安全問題刻不容緩,但也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應該在政府部門內部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並落實各項安全保障製度,如所有信息的定密製度(為信息的公開提供可行性依據)、網絡區域的有限劃分製度(劃分不同的網絡區域,針對不同的安全級別製定不同的安全策略,采用不同的網絡安全設備)、完善的內部監控與審核製度、公鑰(私鑰)的管理體係、災難響應及應急處理製度等等。其次,需要國家組織各級管理部門和技術力量,對一些公共技術加以研究製定,如建立全國範圍的電子政務信用認證體係,建立統一的公鑰管理製度等。各級管理部門則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本地區的各類應急響應服務中心、支援網絡和數據災難備份的基礎設施。針對政府部門技術力量較薄弱的問題,尤其需要通過社會的整體力量,提高處理問題的效率,達到群防群製的目的。如果以上各項措施能夠得到合理的應用,那麼就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立體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