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太平道(1 / 2)

遠古洪荒之事無史可記,待到有伏羲與女媧出,畫八卦正乾坤之序,而定人間大倫,萬物之靈開枝散葉,這些是最早的傳說。

後來炎帝神農氏與黃帝軒轅氏爭天下,黃帝勝,各部融合,九州子民共稱炎黃子孫。黃帝子孫享國日久,傳承至秦。秦末布衣漢高祖劉邦得天下,其來曆不可考,遠古譜係傳承方止。

人類自洪荒而出,猶如自混沌入清明,故聖人俯仰天地萬物,各悟玄機而立道統。因為前人無學可授、無道可傳,聖人所開悟皆從混沌中直指清明,因此其玄機根本曆傳不衰。過於久遠的細節之事,董奉也不能盡知。

世上不僅有人,還有眾生。人間有修行之道,眾生也可能修行,於是有修行高人,也有妖怪精靈。所謂修行,修行止而證本源,悟大道求超脫。由於人間道統不同,追求不同,方法也不同,各門各派源流錯雜。

董奉本人也是個煉丹的道士,也講了道家修行的一些講究。道家奉老子為祖,崇尚自然之道,修行為長生久視,求得道飛升。

雖然法門次第各異,但修行境界都差不多:練氣化形達先天之境方入門徑;易筋洗髓鍛煉爐鼎,體內結成先天爐鼎,是為化鼎境,可稱大成真人;待到爐鼎之內凝結神魂,可有飛天之趣大獲自由,是為凝魂境;最後神魂與肉體合一,不受爐鼎形骸所累,是為合一境,世間修行境界到此為止。

世人談飛升,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修行高人有飛天之能,凡人稱為飛仙,那是溢美之詞。真正的飛升成仙,是指合一境之後,人間種種化身圓滿無礙,可超脫凡界而得大解脫,此時方是真仙境界。

如此說來合一之後還有修行境界,但董奉就沒有多講了。

當然,修行也不止這麼一條路,比如佛家從心境入手,直求步步解脫,法門與道家不同,但關節之處是類似的。比如化鼎境佛門稱羅漢果,真仙境佛門稱菩薩果,細細追究起來,有各種複雜的等級講究,不入門修證,外人是說不清的。

說到這裏蕭毅忍不住問道:“修道界的大成真人,與‘上古天真論’中所稱的真人是一回事嗎?”

董奉有些奇怪的反問:“你怎會知曉《黃帝內經》?”

蕭毅解釋道:“我有一次聽青明和青玉在房門外對問,就在背誦內經,我聽見一些就記住了。”

董奉邈微微點頭:“原來如此!上古天真論中所謂真人,指的不是修道者所謂的大成真人,真要比較的話,那恐怕已是真仙境界了。”

“聽說您老人家在七十歲之前,世人已經稱為董真人,您是否早有大成真人境界?”蕭毅有些好奇的問董奉。

董奉笑了笑:“我是學醫的,早年體弱幾番垂危,生死之間多有所悟,感醫道同緣,所以也參證修道。大成真人的境界當然是有了,但我還是個醫者,並不以道求長生,隻願醫這人間疾苦,這也是我的真人境界。他人可能不解,你以後或許能明白我的想法。”

董奉是個修道的散人,但並不求飛升成仙,隻是想以此印證醫道,治療人間疾苦,所以他並沒有在洞天福地清修道法,而是行走江湖濟世人間。

話又說回來了,修行也不是想成仙就能成仙的,其難度之高常人難以想象。就算你能夠得傳道法,也未必是福非禍。資質不夠、心性不佳,遇師不明都容易誤入歧途,甚者萬劫不複。

蕭毅最關心的問題是目前他所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一番談話之後才了解到這是個龍蛇錯雜,人妖混居,神仙隱現的世間。

聽到這裏蕭毅又問:“您老說的這些在世修行人,都是有真本事的嗎?都像您這麼造福世間嗎?”

董奉苦笑:“且不要誇我,你雖然聰明,但畢竟年紀還小,不懂人間疾苦江湖險惡。有人確有修行神通,但更多人未免誇大其詞欺世盜名,世上魚目混珠之徒甚多。就算有些許成就者,未必就不以欺瞞手段來食利自肥,所以你以後見到道士、和尚之類的還要多多提防才是。”

聽董奉言下的意思是這世上的“仙人”恐怕多是騙子,並囑咐自己要對這類人多多提防,蕭毅乖巧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