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談到這裏,董奉見天色已晚,便讓蕭毅早點回去休息。
第二天上午,蕭剛閑來無事,正在後花園的空地上教蕭氏六兄弟習武。他本是奉老爺之命保護蕭毅順便教小少爺防身之道,可少爺的身子骨現在還不能習武,蕭剛腦筋一轉想到了蕭氏六兄弟。
這六個人從小在洛陽鎮南將軍府蕭剛就認識,也學過一些護身的功夫,身體素質與根基都不錯,好好調教一番也是六個不錯的貼身保鏢。
兄弟六人能和蕭剛這樣的劍術大師學習,那自然是求之不得,再苦再累也是興致高昂。他們練武,蕭毅也搬了張靠背胡床坐在一邊看,正看的起勁呢,管家突然來報——門外有一個叫張曼城的道士求見。
蕭毅一聽有道士求見就一愣,想起了董奉昨夜的話,對於道士、和尚這類人要多多提防,蕭毅想了想便說:“管家,就推說我體弱不便,改日登門拜訪仙長,今天不見了。你好好招待他就是,吃啥喝啥你來安排,總之上門是客,客氣一些就是了。”
祝山有些為難:“我已經說了少爺體弱不便見客,可那位仙長認為我有意為難,他自稱在太平道場為蕭家做法祈福,少爺終於無恙而醒,就算別人不能見,難道連他張道長都不見嗎?”
蕭毅眉頭一皺:“這位道長好大的架子,出家人入將門,明知主人有病還有強見的道理嗎?我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小孩,有事找你祝管家談就是了。”
祝山苦笑:“恐怕他要見的就是小少爺您,來的時候排場大的很,兩個下人先來通報,青衣童子左右開道,轎子一直抬到山莊門口,人沒進門先送來一張法帖。我看了他寫的帖子,恐怕這事不見你談不了。”
蕭毅好奇道:“哦?還寫帖子了,拿來我看看。”
“就在這裏,少爺請過目。”祝山遞過來一張法帖,金色封麵鑲紅邊對折的帖子。
蕭毅正準備接過來,轉念又想起自己還不識字,於是又一擺手道:“你念給我聽。”
祝山文言便打開帖子朗聲念道:“修行山中,望見宛城雲氣湧動,知蕭府公子轉醒,施法終不虛行,道心甚慰。小公子生而非常,與仙家有緣方可脫世間苦厄,故此移步登門,授以長生永福之道。……”
這位道長分明是在暗示蕭毅醒來都是他的神通功勞,接著話鋒一轉要收蕭家大少爺為徒,聽那語氣還好像蕭毅得了天大的福份。
但此時蕭毅聽了心中卻微微一驚,覺得不對頭。不禁又想起董奉昨晚說的話。
但是蕭毅也不想冤枉好人,想了想道:“祝管家,你說這是董奉董神醫的交代,我暫時不便見外客。他一個江湖道士再大的架子還敢壓過董老神仙嗎?料想他也不會再強求見我。再告訴他我是個不懂事的孩子,有什麼事還不如對你說。……蕭五、蕭六,你們暫時別練了,隨管家到前廳伺候著,聽聽那位道長都想幹什麼?”
過了幾柱香的功夫,蕭六悄悄溜回來報告:“那位道長打扮的可氣派了,往那裏一坐真是仙風道骨的架子端著。他說在南陽修行,靈氣造福一方,少爺如今得醒他也大感欣慰。他說少爺與仙家有緣福份非淺,願意一身仙術相傳,以助少爺享福延年得登仙篆。……少爺,張仙人主動上門要收你做徒弟。”
蕭毅不動聲色:“這些帖子裏已經寫了,還有其它的事嗎,他要我們蕭家做什麼?”
蕭六:“張道長還說了,南陽太平道場規模狹窄不夠仙家氣相,少爺如果在那裏學仙術也失了身份。青漪湖中承樞、法柱、方正三山連為一體壯如仙人筆架,懷抱幽穀仙氣充盈,是難得的仙家福地。……他希望能在青漪湖三山中鑿建洞天,想求得蕭家資助。等道場建成那天,少爺如在那裏隨他修行,也能得人間善果。”
聽見這些,再聯想到張道長法帖中的字句含義,蕭毅心中多少明白了,麵不改色的說:“我都知道了,你回去悄悄告訴祝山,讓他轉告張道長,就說我仰慕仙人已久,體弱不能待客心中十分惶恐,改日一定備重禮登門,好好向仙長請教。……剛叔,你的眼光銳利善於識人,麻煩你也去前廳看看,那位道長究竟有多大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