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黃金十年(1 / 1)

1928年7月25日,美國駐華公使與宋子文簽訂《中美關稅條約》,從此開始,到1930年5月與日本修改關稅條約,中國收回全部關稅自主權,當時,總統府還叫國民政府,也是從那時起,國府擁有了穩定且較為可觀的財政收入,開啟了中國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度量衡、貨幣也逐漸再次統一,到1935年11月,法幣成為替代白銀的流通貨幣,從民間及國外在華銀行收回大量白銀運往倫敦、紐約作為儲備,中國有了自己的外彙儲備,以法幣為前導的幣製改革取得空前的成功。這一時期,內戰從未停止,但是,就是在這個不大的庭院中,中國的社會精英們卻在農田水利、電力、礦產開發、化學工業、重工業的振興等等關係國計民生的事項中馬不停蹄的齊頭並進著,1931年-1936年間,中國的經濟發展平均每年達到9.3%,交通業迅猛發展,尤其稱讚的則是教育,用台灣李敖先生的話說:“在學校,政府人員來了,錢留下,文件和人員統統不留”,1937年抗戰爆發,國府下達的撤退令中,教育機構是最先撤退的,******在廬山發起新生活運動,雖然影響並不大,但是卻是中國由壞變好的開始。1931年到1937年間,中國小學生人口增加86%,,大學生增加94%,當時對教育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政治上,隨著國府統治力的不斷拓展,在擊敗各地實力派軍閥後,極大震懾了地方上的小軍閥們,憲法草案逐漸出台,並發布了1937年年底召開製憲國大,結束訓政的公告,國家在經濟、政治上開始取得長足進步,軍事上憑借著與德國的良好關係,用礦物換取軍備,德械師開始成為國家的主要方針。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十年建設毀於一旦,直到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改革開放,中國,在41年間再也沒有了如此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全盤否定了國府的統治,中國人再也不會去提及這個小小的庭院為國家民族做出的不朽貢獻。然而,今天中國重新強大起來了,我們認為,否定對手不會增強自己,不過是徒惹笑柄而已,執政黨應該像自己說的那樣擁有一種魄力,敢於麵對錯誤,承擔責任,否則又有什麼資格執政呢,人民需要的是敢於承擔責任、承認錯誤的管家,而不是隻知道招權納賄、汙蔑前任並淩駕於主人頭上的管家,否則,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民解職。

或許民國是落後的,可是她卻正在良好的發展;或許民國是缺乏知識的,可是她的教育卻因成為國策而蓬勃發展,締造了至今無可匹敵的一批又一批大師們;民國或許是混亂的,可是國府在一天又一天中,逐漸拓展統治範圍,國家逐漸走向真正的統一;民國或許是軍力衰弱的,可是黃埔精神卻締造了中央軍的軍人魂,國家軍隊逐漸取得對各地軍閥的壓倒性優勢,並在抗日救國的目標下蓬勃發展,大力建軍;民國或許是黑暗的,但是她卻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光明。

是的,這座總統府,曾經確實有諸多的過錯,然而其曆史功績無法抹殺,曆史逐漸清晰,乾坤朗朗,正義與邪惡的鬥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穿的,俄羅斯共和國二月革命建國,十月就被推翻,直到1991年年底,白藍紅三色的俄羅斯共和國國旗才重新飄揚在克林姆林宮,俄羅斯人民,向世界宣告近七十年的試驗結束了,無論黑暗的天空如何標榜自己,在人民覺悟的那一刻終將在陽光麵前化為烏有。曾經,我們的執政黨帶領偉大的中國人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並曾向人民作出莊重的承諾--民富國強,我們的習近平主席去年也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振臂高呼“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能堅定地相信我們的執政黨與中國政府,不能夠再一次帶領我們走向溯本清源,藍天重現的那一天呢。改革三十餘年,我們取得輝煌成就,然而卻因為管理模式的錯誤以及遲遲不能確立製度化,導致問題層出不窮,同樣的,我們也相信執政黨必然會兌現1949年以前的承諾的---因為如果不能,那麼就像前文中的,人民是會憤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