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六年五月一日,ZQ國民政府宣布五月五日凱旋南京,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聖戰結束了,國府以空前隆重的儀式還都南京,南京城彩旗招展,一派節日氣氛,繼上一年雙十協定,國家著手準備步入憲政了,當時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蔣中正率領文武官員拜謁中山陵,即告孫中山先生在天之靈的同時,也是對百餘年來追求進步、民主的先輩們的一種告慰。當我走在總統府的台階上,有種莫名感想,這些台階曾經來來往往的是國家的每一步,而七十年前蔣中正再次走過這裏時,其心情又是如何呢,或許是對八年抗戰的釋懷,對國家未來的憧憬,又或許是對戰雲密布的東北與華北無盡的擔憂。
1945年,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刻,蘇聯對日宣戰,橫掃我國東北,刹那間,白山黑水間鮮血淋漓,那不是RB人的血,是中國人的血,十四年來的苦難都不及這半載的黑暗,蘇聯紅軍燒殺搶掠,****婦女,滔滔罪惡,令人發指。侵略成性的蘇聯,圖謀外蒙獨立,唐怒烏梁海土地,染指東北,國府對此強烈抗議並不惜與蘇聯決戰,不過當時卻還有一個持續了將近三十年的聲音“武裝保衛蘇聯”。我無意挑起任何仇恨,隻是,就連其本國人民都已經唾棄了,被其本國人民挫骨揚灰的外國毛子,有什麼資格呆在中國做祖宗呢!對此,我話語的氣氛,比之其對中國人民的罪惡不過鳳毛麟角,我對此很憤怒!
確實,和平不過幾日,****與解放軍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上展開了一場大戰,其毀滅絕不亞於抗戰八年,長春圍城,其罪惡絕不亞於南京大屠殺,這是一場毫無正義與邪惡的內戰,憑著自己的想法,不顧人民之死活,這絕不是一場進步意義的革命,因為從始至終都是國家民族的全麵倒退,從那時起,我們瘋狂的開起了曆史倒車,置國家民族、人民祖宗與不顧,自己侵略著自己的國家。從東北到金門,從延安到南京,國府全麵敗北,退出大陸。自此,還都南京不過三年的國府便與其為國家民族的貢獻一起被中國人全部遺忘、否定、汙蔑。我無意染指任何一方的對錯,我隻是站在一個中國人的立場訴說對曆史事實的尊重以及對我的祖國的感歎。
在東北,內戰轟轟烈烈,在南京,來自全國各地的國民代表齊聚一堂,也就是我此刻站立的地方,椅子還在,“國旗”還在,不過人都沒了,他們製定了《中華民國憲法》,並公布於1947年元旦結束訓政,施行憲政。是的,多少年來我們都不曾提及這部憲法,然而,不提及並不代表其不存在,知道今天,他還在台灣延續著其自身以及一份血脈與希望。那是劃時代的時刻,是中國人走向民主憲政的康莊大道的開始,不過,兩年以後,中國人將再也看不到不斷進步的中國。我不是頌揚與執政黨對立的國府,我隻是作為華夏子孫闡述我對自己國家錯誤的看法。不過理所當然的看法一定會被一些人看不慣的。到1949年十月一日,******主席宣布中央政府成立,總統府再也不是總統府,就像中國再也不是中國,是一樣的。無論總統府代表的中國多麼黑暗,都不會比在其之後的三十年更加黑暗,而對於民國,政治的進步是時至今日也沒能超越的。今天還有魯迅、胡適那樣的人嗎,不是我們太正確而沒有批評者,而是都不得不閉嘴了。還是那句話,為何我們不能拿出氣魄與胸懷,坦坦蕩蕩的承認粗無,承擔責任,而一定要為了維護那早已啼笑皆非的謊言的堅持遺笑中外的行為。對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不能因為我們做了錯的就是對的,別人做了對的就是錯的,人嘛,知己之短,取彼之長,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國家嘛,是同樣的!如果我說的這些不對,也可以說給我,******主席不是說過“言者無罪,聞著足誡”嘛,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那為什麼執政黨不能做到呢,千萬不要隻說不做,或者言行不一,否則人民是會憤怒的!
走出總統府,凝望著喧鬧的城市,那兩尊石獅子和總統府三個字還在那裏,隻是旗杆上已經沒有了那麵曾將帶領中國走出苦難的旗幟,早已被丟棄,因為總統府早已不是總統府,中國早已不是中國。那殘損的石獅子依然矗立著任憑歲月將其腐蝕,就像我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