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陽光照在身上,微風陣陣吹過,吹得人骨頭都酥酥的,蘇雲舒漫無目的的遊蕩著,她走呀走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走到哪裏去了。她的大腦無有任何意識,等她清醒過來,回過神來發現自己身處郊外一個不知名的地方。蘇雲舒正想打道回府,突然被一陣樂聲而吸引,她本是精通樂理之人,這樂聲非同尋常的清妙,攝人心魄,真稱得上是繞梁三日,蘇雲舒自負自己對音樂造詣不淺,可是今日始知“一山更有一山高”!不由得尋聲覓去。
走著走著,突然樂聲停了,蘇雲舒停下了腳步。這是一片修長挺拔的翠竹,每一根竹子都鬱鬱蔥蔥,碧綠的葉,碧綠的枝,碧綠的莖,就連這腳下的土也被染成了一片碧綠。蘇雲舒好生詫異,當年竇老太皇太後在宮中種活了竹子,還認為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真應該讓她到這裏來看看,比起這片竹林來,禦花園內那幾顆竹子可就不值一提了。遠望,青翠欲滴,鬱鬱蔥蔥,重重疊疊;近看,婷婷玉立,修長挺拔。那一根根的翠竹,好像錘子似的刺向藍天,翠竹猶如一把綠色的大傘,把陽光遮住,下麵一陣清涼。清風徐來,翠竹隨風搖曳,竹葉發出沙沙輕響。林中有不知名小鳥婉轉歡快的啼叫,像是為風聲伴奏,也像是為竹聲歡呼。蘇雲舒的思緒不由得回轉到當年:那時在江南,也是在一片竹林中……蘇雲舒走了過去,輕輕撫摸著竹幹,把前額靠在它的軀幹上,感覺有溫熱的東西從自己的眼睛中滑落。
樂聲又起,曲聲恰似河水入大川,又錚錚然好像流水衝出關隘,敲擊岩石,一波一波湧來,聲浪勢不可擋。琴聲轉高,好似一重重雲天直上,高至無可再高處,人人都以為其力已竭,不料居然還能再上,像是三十三重天之外,更有高處!蘇雲舒感覺自己就好像麵對一片汪洋,波濤怒吼著,咆哮著,撲向岸邊的礁石,卻被無情地擋回來,摔成碎沫。礁石也好像在顫抖,海發怒了海水共長天一色。漲潮了,隻見天際雲起,從灰蒙蒙的水天彙合處,湧過一條條白練,她像一頭狂暴的獅子,一頭撞在岩石上,又像瀑布般四射著傾斜而下,像白紗般輕柔,似棉絮般鬆軟。洶湧的浪濤從大海的深處湧出,奔騰咆哮著衝向岸邊,在岩石上發出雄壯的呐喊,然後又悄然退去,等待著下一波巨浪的來臨。海水被波濤和狂風**著,似滿地碎銀,前浪引後浪,後浪推前浪,浪拍雲,雲吞浪,絞成一團。你撞我,我碰你,化作水煙細沫。整個大海頓時變成一個萬馬奔騰,金鼓齊鳴的戰場。伴著樂聲的還有渾厚悠長的歌聲。
長城萬裏通烽煙,平沙莽莽
少年有意掃沙場,素甲銀袍,長弓短刀
飲酒彈劍論戰,淋漓醉,胸中太公韜
吹笳長嘯,單於寇我壘,隔河見胡騎
揚眉劍出鞘,英雄夢,殺氣三時作陣雲
沙場點兵雄鷹搏擊長空笑傲浴血的疆場
利劍爭鋒,斬落了征程又上路
聽風吼戰鼓響如飆的鐵騎馳騁在劍指的方向
決勝千裏的沙場,虜騎聞之皆膽懾,敗馬號鳴向天悲
功成來獻捷。風浩浩,雨冥冥,一觚青酒慶餘歡
……
聽著豪邁深沉的歌聲,蘇雲舒呆了,這歌聲如草原上奔馳的駿馬嘶鳴般的粗獷,如天空中翱翔的雄鷹長嘯般的悠揚。他的歌聲似乎從遙遠的地平線,在“天蒼蒼,野茫茫”的牧草尖上,浪花般一脈一脈湧動過來。裏麵除了有遼遠、寬廣外,歌聲裏還有一方晴空,有一片淨土,有著湖水般的寧靜和清甜。這樂曲和這歌聲相得益彰,樂曲如萬馬奔騰,氣象萬千,歌聲清奇幽雅,悲壯悠長,多美妙的音韻啊!簡直是天下再完美不過的搭配。
蘇雲舒一邊細細的傾聽著,一邊邁動腳步走入竹林,陽光透過竹縫灑在地上,風一吹,在蘇雲舒的身上晃動著綠色的斑點。忽抬頭看見前麵數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真是好個清雅所在。窗前坐著一人,抱著一個模樣古怪的樂器正在唱歌,那個正是歌者,蘇雲舒慢慢的走了過去。漸漸地,那個身影近了。對方的一張臉清晰的露在陽光下。蘇雲舒和他的眼睛,隻一眼……隻一眼……蘇雲舒猶如五雷轟頂一般,一時魂魄失守,心無所知。刹那對上,一時間,日月星辰停止了運轉。整個天地隻剩竹林的清香,漂浮得遠遠近近。蘇雲舒喉間仿佛有東西堵得死死的,發不出一點聲音,胸腔裏卻空蕩蕩飄飄忽忽。眼裏漸漸浮起了迷朦的水意,慢慢便凝成淚珠。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湧著,湧著,一滴、兩滴、三滴淚珠落到地上。視線模糊,然而那張麵容卻一點一點清清楚楚地印在頭腦中。